“民营超市第一股”人人乐从辉煌到黯然退场,似乎并不意外。
7月4日,人人乐股票被摘牌。而过去几年,这家老牌商超企业已经多次站在退市边缘。其中,2014年和2015年,人人乐分别亏损4.61亿元和4.75亿元,2016年被警示退市风险。2017年、2018年又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再度“披星戴帽”。
随着电商迅猛崛起,传统零售业态遭受巨大冲击,人人乐也未能幸免。门店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线上线下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深刻改变,都像沉重的枷锁,逐渐束缚了人人乐的发展步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在上市第三年(2012年),人人乐便陷入亏损,上市15年中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数。2025年4月底,人人乐在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披露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人人乐也曾试图通过转型升级、拓展新业务等方式来扭转困境,但种种努力均未有显著成效。
从百亿市值到1亿,人人乐走不出亏损
2010年1月13日,人人乐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发行价为26.98元/股,上市首日,人人乐的收盘总市值约为130.52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上市15年,人人乐收盘总市值的巅峰时刻出现在2010年1月15日,约为136.68亿元。此后的2015年,人人乐的收盘总市值也多次超过100亿元。
进入2025年,人人乐的收盘总市值不曾超过30亿元。6月13日,人人乐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7月3日收盘,其股价定格在0.36元/股,总市值约为1.58亿元。
人人乐股价走势,数据来自东方财富。
股价一落千丈,背后是公司多年难以走出亏损泥淖。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87亿元,人人乐的股票交易于2024年4月22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亏损局面仍在恶化,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上市第三年(2012年),人人乐便陷入亏损。彼时,人人乐表示,公司在面临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冲击等多方挑战的情况下,适度放缓了新店拓展速度,巩固区域经营。此后,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21年至2024年,人人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负数。另外,2012年、2014年至2024年,人人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为负数。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人人乐及子公司因结款不及时,被多家供应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前保全,从而导致公司及子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2024年11月、12月期间,公司剥离13家下属子(孙)公司,集中性解决了一批货款及租金的诉讼案件。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公司与部分供应商签署《化债协议》,推进继续合作的进度,解冻了部分账户以及资金。
截至2025年4月26日,上述账户被冻结金额合计7820.18万元。银行账户被冻结导致人人乐无法使用相关账户内的资金。
多次面临退市,出售资产及闭店“续命”
人人乐多次站在退市边缘,也试图力挽狂澜,但最终未能改变退市的命运。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数,人人乐股票在2016年4月被“披星戴帽”。2016年,人人乐营业收入约为101.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048.0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度业绩受亏损门店的影响减少,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出售长沙市天骄福邸物业项目资产的收益对2016年度利润产生积极影响。”人人乐表示。
凭借出售资产“摘帽”之后,人人乐于2017年再度陷入亏损,并在2018年持续亏损,2019年4月,人人乐股票再度“披星戴帽”。当年,人人乐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再度扭亏,成功“续命”。人人乐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为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公司之子公司深圳市人人乐商业有限公司转让其子公司广州市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股权带来投资收益1.92亿元。
也是在2019年,人人乐引进国资战略股东,控股股东也由浩明投资变更为曲江文化,实际控制人由何金明、宋琦、何浩变更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彼时,人人乐认为“曲江文化的国资背景实力将为上市公司带来资金及资源支持,解决当前上市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公司新零售业务更加顺畅地落地升级。”
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人人乐又陷入亏损。这一年,公司关闭门店37家,新开业门店5家。
数据来自企业财报。
根据招股说明书,人人乐在国内某些城市的门店数量曾一度超过家乐福、沃尔玛和华润万家等主要竞争对手。
人人乐2014年门店分布情况,截取自企业财报。
截至2013年底时,人人乐门店数量为128家,覆盖10个省份的30余个城市。2015年,人人乐的门店数量降至114家。这一年,人人乐对20余家门店进行了全面或局部的调整改造,关闭了11家业绩持续下滑,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转型困难的门店,处置了1家门店。
人人乐2015年门店分布情况,截取自企业财报。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2016年至2020年,人人乐的门店数量再度出现增长,并达到149家。不过,2019年,其业务覆盖范围已收缩至广东、福建、湖南、成都、西安等8个省份。
亏损利剑之下,人人乐频见“断臂”,2022年和2023年,人人乐没有新开门店且在持续关闭门店。截至2024年底,人人乐的业务覆盖华南、西北区域,开设实体门店32家。这一年,公司关闭门店45家,转让门店15家,新开门店1家。
A股今年已有17家公司退市,半数上市超20年
经济学家余丰慧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人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决策,包括过度扩张而忽视了单店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导致资金链紧张;未能及时跟上电商和新零售模式的发展趋势,错失转型良机;在商品管理和顾客体验方面缺乏创新,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人人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最终走到了退市悬崖。
余丰慧分析,股票退市将对人人乐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涉及融资能力下降、品牌价值受损、员工士气受挫等,同时也可能导致合作伙伴关系的变化。
2024年,证监会坚持“应退尽退”原则,持续加大问题公司出清力度,全年55家上市公司退市。秉持“退市不免责”,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的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14家公司退市,涉及财务指标不达标、面值退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另外,部分公司虽然没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退市流程,但是已经进入退市整理期。
截至7月4日,A股今年已有17家公司退市,其中医药行业居多,有4家;商贸零售行业有2家,除了人人乐,还有东方集团;从上市时长来看,有8家在2000年之前上市。海通证券和玉龙股份在退市时股价均在10元以上,而人人乐等12家公司退市时股价均不足1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证券、玉龙股份和中航产融均为主动退市,与海通证券的被吸收合并不同,玉龙股份和中航产融退市后均暂无重新上市计划。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