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溢出效应显著,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技术首秀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借助进博会平台,一批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惠及中国患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期间,各大跨国药械企业高层传递出企业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看好的积极信号,中国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制度创新,成为医疗创新落地的“加速器”。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本届进博会上,医疗器械企业带来的众多创新医疗器械“重器”颇为吸睛,尤其是全球顶尖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旁边,众多参观者驻足咨询。
近年来,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产品结构看,医学影像设备占比最大,达到38%,其中MRI、CT等大型设备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占比32%,体外诊断设备占比22%,基因测序仪、流式细胞仪等高端产品增长迅猛;治疗类设备占比8%,手术机器人、质子治疗系统等尖端技术逐步普及。
“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份额占全球30%,能够为创新技术提供‘研发-量产-普及’的全链条规模支撑。此外,中国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制度创新,更成为医疗创新落地的‘加速器’。”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以往中国被视为销售市场与制造工厂,如今中国正沿产业价值链升维拓展,跻身全球创新策源地、商业模式试验田和国际供应链枢纽,成为世界医疗版图的关键变量。连年举办的进博会,早已超越简单的展览交易范畴,从最初的汇世界、买全球、共享中国机遇,蝶变为惠世界、卖全球、促进全球合作的关键平台。这一进程的背后,是中国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所释放的强劲吸引力。
进博会上,达成的众多合作项目、双向奔赴的“握手式创新”,传递出跨国医疗器械企业根植中国发展、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决心。
张珺认为,对于深耕中国的外资企业来说,进博会不只是“秀场”,更是“考场”,核心考验的是外企在中国的适配力与创新落地能力。随着进博会从最初的“全球大卖场”到如今的“握手式创新策源地”,连年参展的波士顿科学也迎来了“新外企”的角色升级,在更加开放、高效、可预期的政策与创新环境支撑下,不再满足于单纯引进全球先进技术,而是转向携手本土实现价值重构,将中国临床需求深度嵌入全球研发体系,对前沿创新进行本土化适配,以“全球创新+本土智造”的双轮驱动模式,让更多双向奔赴的“握手式创新”在中国落地生根。
植根中国40年的飞利浦,也从参与者跃升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共创者。飞利浦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大中华区总裁刘令表示,飞利浦不仅建立了完整的本土研发制造体系,更与医院、科研机构和产业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站在新的起点,飞利浦将全球前沿技术与中国实际临床需求深度融合,让进博会成为推动创新落地和医疗生态协同的重要平台。未来,飞利浦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人工智能、数字化诊疗等前沿领域深耕发力,与各方伙伴携手,共同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连续八年参展,深切感受到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韧性与使命,也进一步坚定了与中国市场共成长的决心,我们坚信中国健康行业的未来会更加广阔。”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表示,西门子医疗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始终如一,致力于成为广大医疗机构的合作伙伴,深度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卒中、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提供前沿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在第一时间将全球创新成果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持续推动本土创新服务中国广大医疗机构,并助力其走向全球。
过去八年间,借助进博会溢出效应,依视路陆逊梯卡推动星趣控等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加速落地并持续升级。依视路陆逊梯卡大中华区专业视觉健康总裁林国樑表示,进博会不仅是汇聚全球创新、推动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集团发展、深化在华承诺的同行者。集团将持续以创新为引擎,聚焦经典品牌、医疗科技、可穿戴设备三大领域,重塑消费者看见与体验世界的方式。
“进博会备受全球瞩目,作为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一直将进博会作为展示公司全球创新成果与推进业务合作的重要舞台。八年来持续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实现从‘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落地转化,推动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尖端无创治疗技术‘磁波刀’等多款前沿技术和创新药械产品加速落地中国,在服务中国患者的同时,复星医药也积极将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共促开放创新。”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说道。
跨国药企持续加码布局
中研网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24万亿元,其中创新药物预计占比30%。创新医药方面,中国市场已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研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医药创新链各个环节均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进博会上,来自全球的创新药在会上“首展首秀”,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一批“进博宝宝”加速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的蜕变,惠及中国患者。跨国制药企业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不同层面表达了看好中国市场增长韧性的积极观点。
已有90年历史的凯西集团,借第八届进博会舞台,再次展示其“全家福”及创新解决方案。凯西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康礼表示,中国是凯西集团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战略市场之一,集团在不断加速创新产品落地中国、深化本地朋友圈合作,而进博会是一个绝佳的展示新品及官宣合作的平台,期待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及行业各方资源,为患者福祉、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多贡献。
诺华则以连续八次参展进博会,作为诺华植根中国、与本土医药行业共成长的绝佳体现。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表示,进博会是一个凝聚共识、激发创新、促进合作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其强大的“溢出效应”让诺华持续受益。诺华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和最值得信赖的医药健康合作伙伴。“今年,我们将展出多款突破性疗法及可及性成果,满足中国患者迫切的医疗需求,为行业和社会带去更多价值。同时,我们将继续积极融入中国医药健康创新生态,与社会各界深化互信,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进博会上,多家企业高管还传递出企业加码中国市场布局的信号。“四赴进博,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开放、创新与合作的平台所迸发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机遇,以及中国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强劲脉动。中国是欧加隆全球战略蓝图中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我们看好中国市场的增长韧性,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深化本土布局。”欧加隆中国总裁吴泽发(Zafer Unluer)表示,将依托欧加隆的全球经验与资源,结合中国本土的创新能力,积极支持“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助力提升中国女性及其家庭的健康福祉。
“进博会是全球企业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窗口。礼来持续参与进博会,深切感受到其强大的‘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表示,多款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加速落地,以及与政府机构、临床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行业合作伙伴的深入协作,充分体现了进博会平台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开放、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价值。未来,礼来将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加速引进全球创新药物,并不断拓展本土化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我们以稳健发展与长期陪伴,做‘健康中国’建设坚定的同行者,中国百姓‘美好生活’的守护人。”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贾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