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结束,今年“双11”促销已登场。10月8日,“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上了微博热搜。据悉,大疆近日在淘宝、京东等官方店铺预告了多款产品从10月9日开始降价。


此次降价,大疆很多产品降幅达千元,这引发了已高价入手的消费者不满甚至维权。消费者草莓(化名)表示,“我是9月29日买的,10月3日才收到货,要么退货退款,要么退补差价。”幸运的是经过一番波折,草莓如愿以偿获补差价。不过有些消费者还在与商家沟通。


10月9日,大疆公司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是大疆为“双11”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将不断优化相关的服务与沟通机制。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无人机领域,大疆或将面临增长压力。不过,降价促销也引发消费纠纷。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大疆的降价行为本质上是行使法定定价自主权的商业决策,符合法律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基本要求。


韩骁提到,若有消费者能举证证明在购买前咨询客服近期是否会降价,客服作出无降价计划、不参与促销活动等明确承诺,而后续短期内即大幅降价,以致消费者高价购买,商家或构成价格欺诈。


有消费者刚买就降价七百元甚至千元,大疆千元级降价促销意欲何为


近日,大疆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官方店铺预告了多款产品从10月9日开始降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查询大疆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多款产品降价,涉及无人机、云台相机、运动相机等。


其中,Mini 3 优选迷你航拍机直降1500元,Mini 4 PRO航拍无人机直降1478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户外电源Power 1000 V2直降900元等。


其大幅降价也引起了近期购买大疆产品的消费者不满。宋女士介绍,“9月26日下单,10月3日订单成交,大疆运动相机Osmo Action 5 Pro ,3298元入手,刚买几天就降了1050元。”


“刚买pocket3就刷到了降价的消息,找客服就说不能退,如果降价一二百,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足足降价七百。”梅女士对此表示不能接受。


对此,大疆方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是大疆为“双11”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为帮助消费者提前了解价格信息、更好地规划购买决策,公司通过相关渠道对此次调整进行了预告说明。


产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大疆商品国庆节后降价,主要由于“双11”将至,许多企业在10月份开始预热“双11”的促销活动。此外,入局无人机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渐加剧,大疆要维持原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采取价格战的策略,进行降价竞争,此举也是迫于市场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相关大疆产品一般都能顺利退货,但一些在线下购买的消费者退货进展却并不顺利,因为线下渠道没有“价保”。这也成为这次事件一大争议焦点。


业内人士蒋浩(化名)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由于线上平台与线下经销商渠道在运营模式、成本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品牌方要实行完全统一的退换货与价保策略,有现实难度。这一问题在消费电子及其他零售行业中也普遍存在。大疆今后应该要与各渠道伙伴协同,根据不同平台和渠道特点,不断优化用户售后体验。


“我们注意到由此引发的关注与讨论,也高度重视每一位用户的反馈。目前我们正通过各个渠道积极沟通,为用户提供清晰指引与必要支持。我们充分理解用户的心情,也将持续倾听各方声音,不断优化相关的服务与沟通机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大疆方面对上述争议解释道。


消费者如何维权?大疆是否如实告知消费者是关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有些消费者成功退货退款,或补差价,有些消费者还在与商家沟通。


韩骁表示,从大疆产品属性来看,其运动相机、无人机、云台等产品不属于《价格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如公用事业、稀缺资源类商品等需要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范畴,完全属于市场调节价领域,因此从权利基础来看,大疆的降价行为本质上是行使法定定价自主权的商业决策,符合法律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基本要求。


“但需注意,《价格法》对定价自主权的保护并非绝对,而是设置了明确的边界,该法第十四条同时规定,经营者不得操纵市场价格,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等。”韩骁提到,这意味着,若有消费者能举证证明在购买前咨询客服近期是否会降价,客服作出无降价计划、不参与促销活动等明确承诺,而后续短期内即大幅降价,则该承诺构成使人误解的价格信息,消费者基于对经营者专业信息的信任,作出了高价购买的决策,而大疆隐瞒了已制定的降价计划,实质是以虚假信息诱导交易,此时的降价行为已不属于合法的自主经营,反而可能构成价格欺诈,违反《价格法》的禁止性规定。


反之,若大疆未作出任何价格承诺,仅基于清理库存、新品预热等市场策略自主降价,则完全符合法律对经营行为的要求,属于正当商业决策。


韩骁指出,具体到大疆案例中,若消费者在购买时未主动咨询降价问题,大疆也未作出任何价格承诺,仅因后续市场波动降价,此时消费者主张权益被侵犯缺乏法律依据,因为商事交易中价格波动风险是双方应当预见的正常现象,法律未规定商品购买后不得降价,消费者需自行承担该风险,此种情况下降价行为不侵犯任何权益。


梁振鹏认为,突袭式降价可能带来一些长期影响。积极方面包括提升市场份额,增强品牌渗透率,并加速行业整合。但潜在风险包括部分老用户可能对品牌忠诚度产生疑虑,未来对价格调整更加敏感。此外,这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新品价格的预期,从而对高端产品线的定价策略形成挑战。


韩骁建议,企业在调价前后需履行如下核心保障义务,以平衡经营自主权与消费者权益:首先是信息披露义务,大疆若已制定明确的降价计划,在消费者咨询时应如实告知近期可能有促销活动,建议关注,而非刻意隐瞒;即使未制定计划,也可在店铺公告中提示价格可能因活动调整,购买前可咨询客服,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其次是承诺履行义务,若设置保价服务,需明确保价期限、补差价条件,根据《民法典》规定,承诺一旦作出即构成合同义务,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最后是纠纷处置义务,考虑到消费者对短期大幅降价的心理落差,即使无法律强制要求,企业也应基于公平原则建立协商通道,例如对降价前15-30天内购买的消费者,可提供部分差价补偿或赠送配件等方案,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能减少纠纷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