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羊城,干爽的风掠过琶洲展馆的金属屋顶,22万平米的展厅摆放着1085辆展车,93辆全球首发新车,新能源车型数量达629辆,占比接近58%,集中呈现汽车产业前沿技术与转型成果的2025广州国际车展盛会正在上演。

车企大佬们在车展上的表现同样是关注焦点。在发布会上、访谈间里,冯兴亚、何小鹏、李斌等车企大佬抛出直击行业发展的观点言论。在行业“热”交织下的广州车展上,看看这些车企大佬都谈到了哪些话题?


谈变革
找准了路子,见到了果子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提到“番禺行动”一周年变革时表示,“已经找准了路子,见到了果子。尽管有些果子还有待成熟,但我相信,它一定会为我们带来甘甜。”


“现在的广汽,所有关于造好车的讨论,起点和终点都必须是用户。我们重构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实现业务效率提升约50%、市场反应速度快6倍以上。”他说,更深知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充分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梅赛德斯-奔驰在车展上展示了“油电同质、油电同智”的战略思路。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我们坚信油电同质的奔驰标准,不该以驱动形式区别对待;油电同智的驾乘体验,也绝非电车专属。”奔驰展台的C级、E级、S级等燃油车型通过智享升级,提升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


德系豪华车在中国市场发展遇到挑战,亟待突破高端自主品牌的围堵,拿到新能源汽车的话语权。


谈产品
聚焦消费者,市场需要多样化产品


宣布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渠道整合近2个月后,福特中国在广州车展上带来了福特智趣烈马和首发亮相的新蒙迪欧。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坦言,中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福特要在中国站稳脚跟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回到消费者本身,这包括为谁服务、用什么服务和如何服务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才能更好地聚焦品牌、聚焦产品和聚焦体验。


岚图汽车在广州车展上带来了岚图梦想家山河,并宣告旗舰轿车追光L下个月上市。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说,市场竞争需要一个更加繁荣的市场,需要更多产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一定要有更多的产品。这就需要大家合作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做大。


谈技术
插混和增程会长期存在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广州车展现场表示,“目前市场数据显示,纯电车型的销量在增长,10月份增长20%,而增程车型则有所下降,10月份下降20%。用户的心智也在发生变化,倾向于更加接受纯电技术的发展方向。”2025年是纯电体验的关键拐点——用户从纯电技术中获得的体验增益,已超过加电不便带来的损耗。


不过,对于增程技术,其他车企大佬有不同的看法。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说,“我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这个世界(能源结构)应该是纯电加混动的组合,而增程这种混动形式则是最适合无人驾驶,甚至是将来的机器人体系。”基于这一判断,何小鹏决定投入做全新一代增程。


对于增程技术路线,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直言,增程不是一个过渡技术,认为增程是过渡技术、落后技术是因为对技术的不够理解导致的,增程有很好的使用场景和特点。但他认为超长纯电续航的增程短期是锐减的。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认为,插混和增程会长期存在,对于用户而言,不少人对新能源依旧存在续航里程焦虑,五六百公里左右的纯电续航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于日常使用场景的需求,但依旧有用户会有长途驾驶、自驾旅游的需求。从大的趋势上来看,插混和增程的增长速度没有纯电那么快,但占比还是相对可观的。“我认为至少在未来3-5年,插混和增程的市场机会还是很多的。”


谈机器人
正努力把价格做到与汽车持平


2025小鹏科技日现场,178cm高、70kg重的机器人IRON踏着“猫步”登场,引发热议。


10余天后的广州车展上,何小鹏再次谈机器人,他表示期望人形机器人先在商业领域应用,因为在商业领域更容易产生大家能看到的情绪价值和服务价值。但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面临很多挑战,如手部能力、安全问题等,这是后面几年需要去解决的。相信不远的将来,机器人会走入家庭。“小鹏机器人IRON走进千家万户,像如今的汽车一样普及,我们正在努力把价格做到与汽车持平。”


谈竞争
正确对待、看待竞争关系


对于未来,李斌直言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已进入所谓的决赛阶段。这场竞争没有尽头,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在加速布局,汽车行业真正的稳态可能需要10年才能显现,关键是要坚持稳健发展。


何小鹏谈到明年车市竞争时表示,“谁都是战战兢兢。一年前我们很难想到今年车市发生的变化、变局特别多。我唯一敢确定的是,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残酷和血腥。”


“如同‘屠龙刀’‘倚天剑’,大家都很好,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岚图卢放说,“我们不要总想着内部之间打来打去,远远没到那种程度,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还是不一样,我们要正确对待、看待这种竞争关系,在市场一起用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好的品牌故事,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王辉称有一句话是“以终局看布局”,需要先明确未来可能呈现的形态,才能更精准地规划当前的行动,同时也要先活在当下,才能看见未来。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最后洗牌阶段。此前行业内普遍认为就在这两三年,目前这一共识仍存在,只是不同企业对节奏有不同看法。而且高端品牌和中低端品牌的竞争态势相似,每个领域都有十几家主体,未来最终能留存多少家,还不好预判。


车展不再单单是一场产品、技术的盛宴,车企大佬的多重观点碰撞折射出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向,书写中国汽车产业的答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白昊天 张冰 林子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