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徐倩)10月16日,旭辉控股集团(下称“旭辉”)发布公告,披露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具体细节及公司将采取的相关措施。
根据公告,旭辉此次披露了境外债重组三大交易细节,具体包括:旭辉将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用于债务大幅削减,优化资本结构;大股东前期对其超5亿港元借款也将同步转股;此外,旭辉还将推出为期10年的团队股权激励计划,用于在重组完成后的经营复苏期稳定、激励团队。上述计划将在10月31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寻求批准。
重组方案细节曝光
根据公告,在重组生效日,旭辉现有总额约8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包括68亿美元未偿还本金及13亿美元应计未付利息)将被注销。届时,公司将新发行总额约67亿美元的新工具,并支付约950万美元现金。在新票据中,约41亿美元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其余26亿美元则通过短、中、长期票据或贷款的形式进行留债。
具体来看,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初始普通转换价为每股1.6港元,较当前股价溢价7倍。其转股机制分为三种:一是自愿转换,持有人自重组生效日起有权申请以普通转换价进行转股;二是分期强制转股,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将在未来四年内按既定最低比例逐步转换为公司股份;三是触发式转股,若公司股票连续90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超过5.0港元,则所有剩余债券将自动按此价格强制转换。
值得一提的是,大股东林氏家族展现出对公司的坚定支持。大股东对于公司超5亿港元的股东借款将同步转股,此外,其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也将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
而为了保障重组后的经营稳定与业绩提升,旭辉将同步推出一项为期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大股东与核心管理层,授予条件与未来多项可量化业绩指标紧密挂钩,旨在以长期机制绑定核心团队,确保经营复苏期的团队稳定,逐步修复股东回报。另一方面,股权激励计划的设置也保障大股东在债务重组后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避免股权过度稀释,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稳定。
林中提出“转型轻资产模式”
这一安排也与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近期提出的旭辉“新发展模式”相契合。他强调,旭辉未来要走“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路径,并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向铁狮门、黑石模式发展,在三年内实现重新“站起来”。
目前,旭辉境内重组已完成投票,此次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各项事宜,意味着其境外债务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若重组成功,旭辉有望率先成为完成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的民营房企。
不过,债务重组仅是“站起来”的第一步,林中坦言,公司从“活下来”到“彻底站起来”需依次完成信用修复、投资恢复、盈利回升等阶段。
根据最新业绩公告显示,今年前9月,旭辉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30.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1.1万元/平方米,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合同销售金额约67亿元。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