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近期发布公告称,其新西兰子公司Synlait Milk Limited(简称“新莱特”)拟以1.7亿美元的价格向雅培出售北岛资产,理由是北岛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业务出现大幅亏损,影响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根据新莱特公告,该公司早在2024年4月就已启动北岛资产的评估工作,并认为此次出售有利于新莱特大幅减少债务,提升长期盈利能力,专注于核心业务。


另一方面,退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已久的雅培意欲购买新莱特北岛资产,同样受到业内关注,猜测其是否有意重返中国奶粉市场。对此,雅培方面表示无内容可供回复。


新莱特拟向雅培出售北岛资产


公告显示,新莱特拟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新西兰雅培出售其北岛资产,包括Pōkeno工厂、RPD和Jerry Green场地的相关资产及设备,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


资料显示,此次拟被出售的Pōkeno工厂毗邻新西兰北岛奶源地,2020年竣工,年产能4万吨,“已成为最先进的营养粉生产基地”,能够生产从高品质工业粉到营养配方奶粉的多种产品;RPD场地主要用于安装生产奶粉产品混合及罐装线,对Pōkeno工厂生产流程起到补充作用;Jerry Green仓库用于储存成品及原料。以上资产当前产能利用率不足,2025财年EBIT(息税前利润)约亏损2000万新西兰元。


对于此次出售,光明乳业公告给出的理由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北岛资产面临着诸多挑战。该资产利用率预计难以在既定时间范围内达到预期目标。受多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北岛资产已难以肩负起作为收入支柱的重任。通过出售北岛资产,新莱特可以有效化解当下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将资源与精力聚焦于核心主营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北岛资产出售将为新莱特带来充足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未来运营资金贷款所需额度也将减少,将大幅下降利息成本,符合新莱特当前降低财务流动性风险的迫切诉求,显著改善银行融资环境。


根据新莱特2025财年报告,早在2024年4月,该公司就已启动北岛资产的战略评估工作,作为业务复苏计划的一部分。该评估探讨了多种方案,涵盖替代所有权结构、Pōkeno工厂的闲置方案,以及如何平衡乳基与植物基蛋白的加工能力。评估发现,Pōkeno工厂交替加工乳基与植物基蛋白影响运营效率。基于评估结果,2024年9月,新莱特宣布董事会决定将Pōkeno工厂业务全面转向生产无乳基原料的高端营养品。


2025年9月29日,新莱特又宣布向雅培出售北岛资产,后者自2020年以来一直是其客户。两家公司现已就北岛资产交易进行了谈判。相关公告显示,光明乳业作为新莱特大股东,表示将“不可撤销地投票赞成该交易”,这意味着此次出售的股东批准条件将得到满足。新莱特董事会也支持北岛资产出售,并建议股东投票赞成该决议。


北岛资产出售后,新莱特表示专注于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核心业务,并重新强调Dunsandel工厂的运营稳定性,这将有助于推动长期盈利能力,“董事会致力于充分利用未来的战略机遇,并计划在2026年3月前制定最新的战略计划。”


“为超越危机提供机会”


资料显示,新莱特是一家新西兰营养品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奶粉、婴儿奶粉、奶酪、液态奶生产和销售。2010年7月,光明乳业以8200万新西兰元的价格认购新莱特51%的股份。从光明乳业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2010年—2022年,新莱特营收从3.01亿元增长至69.21亿元,净利润从171.58万元增长至2818.02万元。


光明乳业财报显示,2021年,受新西兰原奶价格大幅上涨、海运成本大幅上调、“关键客户”跨境渠道萎缩等影响,新莱特在营收增长6.68%的情况下,当期亏损4039万元。2022年,新莱特提升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在原奶的稳定供应、生产运营的提质增效、ERP系统更新,以及产品营销和发运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同年实现扭亏。然而受本土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成本增加、前期投资项目集中转固等影响,新莱特2023年盈利水平下降,并对奶粉事业部长期资产组合计提了减值准备,导致公司同期亏损2.96亿元。


2024年,新莱特营收74.39亿元,同比上升1.06%;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下降52.03%。主要原因是商品价格下降及人力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以及对北岛资产组的长期资产组计提的减值损失增加。


受境外贷款加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新莱特资金也颇为紧张。2024年,为满足新莱特按期归还到期债务需求,光明乳业全资子公司光明乳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向新莱特提供1.3亿新西兰元贷款。新莱特也向两大股东光明乳业、a2牛奶公司定向增发,募集2.18亿新西兰元。本次定增后,光明乳业对新莱特持股比例提升至65.25%,进一步加强控股协同。同时,新莱特顺利完成4.5亿新西兰元银团再融资工作,化解债务违约风险。


本次出售北岛资产,对于深受业绩下滑和债务困扰的新莱特来说无疑是一次压力释放。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新莱特2026财年净利润约1000万新西兰元至1500万新西兰元。新莱特董事长George Adams表示,此次出售将加强公司财务状况,大幅减少债务,同时为公司超越危机提供机会。


最新财报显示,新莱特2025财年(截至2025年7月31日)呈现复苏迹象,收入同比增长12%至18.27亿新西兰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增加1322%至5070万新西兰元。资产负债表重置后,净债务从2024财年的5.516亿新西兰元减少至2.507亿新西兰元。“北岛资产的战略性剥离一旦完成,将进一步支持债务削减并提高整体财务业绩。”


雅培难回中国婴配粉市场


此次交易消息一出,退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已久的雅培再次受到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雅培1888年成立于美国,在诊断设备、医疗器械、营养制品和品牌仿制药四大业务板块均拥有领先的业务布局与产品体系。雅培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30余年,除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外,还建立了4家工厂和2个研发中心。自2010年以来,雅培持续投资中国市场,业务涵盖营养品、药品、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2014年,雅培投资2.3亿美元在浙江嘉兴建立的营养品工厂开业,是其在国内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


2022年12月,雅培营养品宣布业务调整,逐步停止中国市场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加码医学营养品业务。此外,雅培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从全球市场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等。雅培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也均不受影响。雅培当时在声明中坦言,“过去数年,我们在中国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乳业专家宋亮当时分析称,拥有雄厚医疗背景的雅培具有超越国内外众多奶粉品牌的研发实力,但经历2013年的肉毒杆菌乌龙事件、2016年的奶粉被假冒事件后,雅培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好口碑开始下滑。此外,雅培美国斯特吉斯奶粉工厂食品安全事件对其婴幼儿产品能否通过在华配方注册资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这是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业务退出中国市场的几大原因。


雅培收购新莱特北岛资产是否代表其有意重回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对此,雅培方面表示无内容可供回复。一位接近雅培的消息人士分析称,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人口出生率下降、婴配粉市场竞争局面,不足以支撑雅培婴幼儿奶粉重返中国。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