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新西兰a2牛奶公司(The a2 Milk Company)宣布以2.82亿新西兰元对价,收购蒙牛子公司雅士利国际旗下的新西兰奶粉工厂(以下简称“Pokeno工厂”)100%股权,以争取获得2个新国标中文标签配方奶粉的注册机会,确保获得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准入。


蒙牛方面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出售新西兰资产,是公司近两年来主动管控资本性支出、评估低效资产、调整优化资产组合的系列管理动作的一部分。目前蒙牛国际化业务主要依靠冰淇淋品牌“艾雪”和婴幼儿奶粉品牌“贝拉米”,拓展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


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根据公告,a2牛奶公司此次收购雅士利Pokeno工厂,是基于“无债务、无现金”基础。收购完成后,a2牛奶公司计划在新Pokeno工厂推出一个为期多年的投资计划,拟投资约1亿新西兰元提升产能,逐步新增超过100名员工,为现有及未来团队提供发展机会。


购入资产的同时,a2牛奶公司和中国牧工商集团还计划将各自持有的马陶拉乳业(Mataura Valley Milk)股权有条件出售给第三方。


a2牛奶公司董事长Pip Greenwood表示,收购Pokeno工厂及剥离马陶拉乳业,是公司供应链优化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为公司带来进一步增长的机会。在对未来资本需求有了更大确定性的前提下,董事会计划在获得中国监管部门批准、将Pokeno新的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纳入a2品牌并完成对马陶拉乳业的剥离后,派发3亿新西兰元的全额免税特别股息,并在未来考虑额外的股东回报。


作为出售方,蒙牛方面8月18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出售新西兰资产,是公司近两年来主动管控资本性支出、评估低效资产、调整优化资产组合的系列管理动作的一部分。蒙牛海外业务长期看好,奶粉业务今年增速跑赢大盘,东南亚业务持续保持强势领先地位,同时再次获得蒙牛等机构战略增资超亿美元,持续加快市场扩张进程。


交易早有预兆


a2牛奶公司此次收购早有预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Bortolussi曾在2025财年中报里表示,“未来推进并获得更多中文标签婴配粉注册机会,发展自有生产,是公司供应链转型的战略重点。”


资料显示,a2牛奶公司2000年在新西兰创立,以生产A2型蛋白乳品为特色。自2014年起,a2公司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分销力度。在a2公司早些年的宣传攻势及海淘代购催热下,中国逐渐成为其婴配奶粉最大的海外市场。


2016年,中国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出台,规定一个工厂最多只能生产3个系列、9个配方,且5年有效期届满后需重新申请注册。能否顺利通过配方注册制,决定着a2中文标签婴幼儿奶粉能否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彼时,跨境购是a2婴配粉对中国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2017财年,a2牛奶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婴配奶粉(中文标签奶粉)仅占其营收的8%,而以跨境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a2奶粉(英文标签奶粉)占比高达92%。到2021财年,受疫情导致的跨境购中断影响,a2中文标签婴幼儿营养品营收增长15.4%至3.899亿新西兰元,英文标签奶粉销售额则下滑51.8%至3.57亿新西兰元。


随着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环境变化,跨境购奶粉生意不被业内看好,甚至有人将无法通过配方注册的英文标签奶粉称作“二等产品”。而国内奶粉价盘走低,也令跨境购奶粉优势不复存在。a2牛奶公司曾在2023财年中报里称,英文标签奶粉渠道中,代购销额下滑明显,预计英文标签奶粉市场继续受到渠道变化、市场向中文标签奶粉转移的影响。


作为a2公司最早的合作方——新西兰新莱特乳业(Synlait Milk Limited)两次拿到中国婴配粉注册资质,为a2奶粉撕掉“网红”标签、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起到关键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a2牛奶公司与新莱特的合作始于2010年,双方曾于2016年签署一份长达5年的供应协议,2019年协议再次延长至2025年7月(至少)。为加深合作,a2公司还于2017年间接入股新莱特,持有约8.2%的股权,之后继续增持,目前持股比例达到19.8%,为新莱特第二大股东。


2023年5月,新莱特工厂拿到中国婴幼儿奶粉二次配方注册资质(5年期满重新申请注册),为a2公司的中文标签奶粉销售增长提供了后盾。然而,a2牛奶公司并不想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与新莱特合作期间,a2公司一直在寻找新的合作对象。2018年2月,恒天然获得开拓a2在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独家供应权。2020年8月,a2公司宣布拟从中牧集团手中收购马陶拉乳业75%的股权。该公司当时表示:“由于婴幼儿营养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一直在评估参与生产制造的能力。与中牧集团一起对马陶拉乳业最新投入使用的设施进行潜在投资,符合这一战略目标。”


2023年9月,a2牛奶公司宣布取消新莱特对其在中国、澳新市场的1段至3段婴幼儿配方奶粉独家生产和供应权,部分英文标签产品将转移到自身控股的马陶拉乳业生产,以强化自有供应链布局。


谋求在华市场更大份额


从控股马陶拉乳业打破对新莱特的依赖,到如今全资收购雅士利Pokeno工厂、剥离马陶拉乳业,a2牛奶公司有意进一步强化对供应链的控制权,尤其在中文标签婴幼儿奶粉领域。对比马陶拉乳业只能生产英文标签奶粉,雅士利Pokeno工厂已取得的2个中文标签奶粉配方注册名额显然更具吸引力。


公告显示,Pokeno工厂2015年建成投产,具备成熟的配方奶粉生产经验。完成收购后,该工厂将使用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的A2蛋白型源乳用于生产a2品牌产品。剥离马陶拉乳业,意在优化资产布局和产能利用率。通过垂直制造利润率的获取和额外品牌贡献,a2公司预计在2028财年至2029财年,投资资本回报率将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对于上述资产调整后的战略安排,a2牛奶公司已明确,在取得中国监管部门批准后,将基于扩展的a2品牌产品组合,争取获得2个新国标中文标签配方奶粉的注册机会,确保获得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准入。基于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未来还有可能获得第三个配方注册,而a2公司现有中文标签奶粉“a2至初”将继续由新莱特工厂生产;通过中文标签产品组合的扩展和创新,支持核心配方奶粉业务的长期增长,同时释放在中国低线城市及国内线上渠道的增长潜力。


财务数据显示,a2牛奶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业绩表现持续上升。2021财年,a2公司受疫情和中国配方奶粉市场变化影响,总营收、税后净利润大幅下降。对此,a2牛奶公司采取库存调整和稳价举措,业绩表现自2022年开始恢复。


2025财年,a2牛奶公司营收增长13.5%至19.02亿新西兰元,税后净利润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其中,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营收增长13.9%至13.02亿新西兰元,中文标签奶粉营收增长3.3%至6.325亿新西兰元,该区域英文标签奶粉营收增长24.9%至5.591亿新西兰元。a2公司在中国婴配粉市场份额从2024财年的7.1%提升至现在的8%,财年内还加大了超高端英文标签奶粉的跨境电商渠道布局及全家营养产品组合。


a2公司在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中表示,将在2026财年继续执行其增长战略,重点在于充分挖掘中国市场潜力,同时拓展相关品类和新兴市场。针对上述2项交易,公司将与中国监管部门配合获得批准,并启动多年度资本投资计划。a2公司预计,其2026财年收入实现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税后净利润与2025财年持平。


蒙牛国际业务聚焦“艾雪”与“贝拉米”


资料显示,雅士利新西兰工厂的建立,是蒙牛正式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开端。此后,蒙牛印尼优益C工厂落成,并战略性收购澳大利亚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奶粉与食品品牌贝拉米、印尼第一大冰淇淋品牌艾雪等。


财报显示,蒙牛奶粉业务2024年收入为33.205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3.7%。其国内婴配粉业务聚焦“瑞哺恩”品牌,贝拉米奶粉则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2023完成私有化后,雅士利在蒙牛财报中则很少被提及。


2024年,考虑到贝拉米近年来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同时结合对未来市场预期,蒙牛对贝拉米相关商誉及相关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相关减值拨备及其他相关递延所得税对蒙牛业绩影响接近40亿元。业内当时分析认为,收购贝拉米没有给蒙牛带来太大增值,投资的牧业资产从2022年开始也受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发生亏损。此次计提减值可以帮助蒙牛减负。


对于剥离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后的海外业务发展,蒙牛方面8月18日向新京报记者发来的材料显示,2025年上半年,蒙牛国际化布局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其中,艾雪品牌在东南亚有4个生产基地,年营收突破20亿元,目前在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与此同时,蒙牛旗下贝拉米有机奶粉业务也拓展至越南等东南亚市场。对于雅士利、贝拉米今后的战略定位,蒙牛方面表示,将会在2025年中期财报发布后对媒体进行相关披露。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a2牛奶公司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对于双方来说均是利好。蒙牛旗下婴幼儿奶粉工厂较多,产能较大,新西兰工厂对其来说如同鸡肋,卖掉之后实现的收益可以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能去化。对于a2公司来说,可以突破现有婴儿奶粉在华配方注册限制,完善供应链,加快新业务拓展和科研创新。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