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间,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仟源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该数据的背后,是仟源医药曾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4.7亿元。转型突围压力陡增,仟源医药能否顺利破局?


三年累计亏损超4.7亿元


公告显示,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仟源医药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41亿元,实收股本为2.48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仟源医药表示,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受主要产品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退出《国家医保目录》,部分产品未中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招标,以及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金融负债财务费用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度至2022年度公司出现了较大金额的亏损。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至2022年,仟源医药累计亏损超4.7亿元。2020年仟源医药归母净利润为-2.62亿元,同比下滑高达5053.33%,业绩由盈转亏。尽管仟源医药不断调整市场策略,此后两年依然未能扭亏。2021年仟源医药的亏损额为9143.76万元,2022年仟源医药的亏损额为1.1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针对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情况,仟源医药表示,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公司将在巩固院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大非标等新市场业务的开发,积极拓展OTC市场和家庭药师品牌业务,不断引进新品以便更好地推动网上商城的运营效率,形成“院内+院外、线下+线上”的全渠道营收矩阵,力求实现公司营业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此外,仟源医药将强化科技驱动与人才战略,夯实核心竞争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构建成本与效率双优势。


尝试OTC转型


作为大同市知名上市药企,2011年,仟源医药实现A股创业板上市,此前名为“仟源制药”,2014年更名为“仟源医药”,公司最初以抗感染药起家,之后通过收购嘉逸医药等资产,公司业务发展到涵盖医学诊断、基因保存、孕环境检测等医疗健康服务。


由于近年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以及部分产品退出医保目录、部分产品未中标政府集采等因素影响,仟源医药主业受到较大冲击。2020-2022年连续三年出现大额亏损后,2023年,仟源医药的业绩终于有了好转。2023年,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9.56万元,扭亏为盈;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45%。


对于2023年业绩,仟源医药解释称,净利润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因公司自2023年7月起不再计提金融负债财务费用,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及商誉减值准备较上年有所减少,投资收益增加,以及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有所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对于2024年业绩增长的原因,仟源医药将其归功于OTC转型的成效。


仟源医药曾表示,公司2025年将积极拓展OTC市场和家庭药师品牌业务,不断引进新品以更好地推动网上商城的运营效率;推进首仿药精氨酸培哚普利的全国招商工作;加强集采中选主要产品OTC分销市场的广覆盖,优化经销商网络,强化重点产品 和新产品营销方案策划。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措施,增强营销能力。


不过,仟源医药的转型成效尚有待验证。2025年一季度,仟源医药实现营业总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4.09%;实现归母净利润1039.04万元,同比下降43.17%。


新药研发项目延期


2024年,被仟源医药寄予厚望的募投项目“新药研发项目之罗沙司他及胶囊”一度延期。


2024年年报显示,仟源医药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将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中“新药研发项目之罗沙司他及胶囊”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6年12月。


该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变动。该募投项目是仟源医药于2020年通过简易程序定增募资净额1.34亿元,最初部分用于研发药品——盐酸西那卡塞片和利伐沙班片,不过,上述两款药物均已纳入第五批集采目录。纳入集采后,中标药企将取得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药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仟源医药认为,公司再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取得药品批件后已经较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此背景下,仟源医药决定原项目调整为罗沙司他及胶囊、精氨酸培哚普利及片药品的研发。然而,在变更募资用途三年多后,2024年12月,仟源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精氨酸培哚普利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而同时进行的罗沙司他及胶囊的研发却宣布延期。


对于延期原因,仟源医药称该项目于2021年6月立项,国家药监局直至2023年5月才公布其参比制剂,造成公司的研发进程有所延后。目前根据该项目实际研究进度,公司经审慎研究决定将罗沙司他及胶囊开发研究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延期至2026年12月。


公司未弥补亏损已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是否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稳定性或再融资能力产生影响?在拓展OTC市场过程中,公司面临着哪些竞争壁垒?募投项目“罗沙司他及胶囊”的研发进展目前处于哪个阶段?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后,市场竞争格局将如何?是否存在同类药品已抢占市场的风险?对于投资者关心的“转型成效何时能实质显现”问题,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或量化目标?针对上述问题,5月27日,新京报记者向仟源医药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