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幸福航空的乘客却突然被航班取消的短信乱了心神。
4月27日,湖南的李先生(化名)突然收到一条短信通知,其第二日要搭乘的幸福航空JR1506长沙黄花-哈尔滨太平航班,“因公司计划已取消”。随后,一条关于“幸福航空取消‘五一’假期前所有航班”的消息也逐渐引发热议。有报道称,4月27日晚间,幸福航空内部发文,取消今年“五一”之前的所有航班,即4月28日至4月30日的航班全部取消。
对于传闻,幸福航空并未回应,但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幸福航空官网及微官网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功能暂停的通知》,称近期进行优化升级,系统暂停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功能,后续恢复正常后将及时通知。4月29日,该条通知已被删除。
截至目前,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幸福航空客服方面获悉,幸福航空“五一”假期航班均已取消,5月6日及之后的航班能否正常飞行尚无法确定。
幸福航空“五一”假期航班均已取消
4月2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登录幸福航空网站,搜索其运营的多条航线均无机票可预订。
记者查询发现,4月29日到“五一”期间北海-哈尔滨航线的机票,均显示暂无航班或已售完,最早能看到机票价格的日期为7月12日。另外一条烟台-大连航线也显示“五一”期间暂无航班或已售完,且截至2026年4月无票价显示。
幸福航空网站截图。
同时,记者在OTA平台上也搜索不到幸福航空的相关航班售票信息。
在航班取消以及停航传闻之下,预订幸福航空机票的消费者慌了。4月29日,同样预订了幸福航空机票的广西莫女士表示,临到出发前再重新预订机票,价格要贵很多,机票退订也是个问题。虽然幸福航空有停航传闻,但在航司取消航班之前,无特殊情况下,消费者退票需要支付手续费。
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回复,原本“五一”假期就是出行高峰,幸福航空的风波给整个产业链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据悉,幸福航空“五一”前机票涉及出票未出行、未出票等多种情况,航空公司没有给第三方相应的处理方案。民航局有明确规定,对于机票的退改要遵循航空公司的要求。航司自己不飞,就不能按照自愿退票处理。对第三方而言,只能等航司通知哪些航班取消,他们才能按照非自愿情况为旅客办理退票。
据界面报道,有幸福航空的飞行员透露:“停航属实,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消息。说是(4月28日)下午市里(西安市)开会,市里开完西安航投再开。”
4月29日下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航旅纵横查询,目前,幸福航空5月1日-5日的航班显示均已取消。其中截至今年10月25日,JR1505/1506哈尔滨往返北海(经停长沙)航班均已取消。按照规定,因航班取消等非旅客原因导致旅客退票的,航空公司或者其航空销售代理人不得收取退票费。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幸福航空JR1611/1612烟台往返大连等航线5月6日及之后航班尚未取消。记者拨打幸福航空客服电话获悉,目前该航司部分航线5月6日及之后的航班尚未取消,但是能否正常执飞或有其他变化,现在还没有接到通知。如果有变动会及时发送,建议乘客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去年12月以来,幸福航空实际运营客机仅6架
幸福航空全称“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东航共同投资组建,二者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根据成立初期的规划,幸福航空主要支持国产支线飞机运营,以新舟60生产地西安为主基地。
2009年,中国东航向中航工业转让35%的幸福航空股权;2015年,中国东航转让剩余的5%股权,到2016年年初,中国东航完全退出幸福航空。此后,接手的奥凯航空一度持有幸福航空高达46%的股权,主基地也搬到了天津。2018年11月,幸福航空股权再度变更,陕西省、西安市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协议,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对幸福航空进行重组,成为幸福航空控股股东。幸福航空的主基地也从天津又搬回西安,成为西安市唯一本土航空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幸福航空由幸福奥凯航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65%的股权由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拥有。
值得注意的是,幸福航空两个重要的股权变更时间节点2009年、2018年,其分别接收了首批新舟60飞机、引进了首架波音737-800飞机。幸福航空官网显示,目前运营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5架波音737-800飞机,是全球最大且唯一形成商业规模的国产民机运营商。但来自航班管家DAST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以来,幸福航空实际运营客机仅6架。这也意味着,在此次停航之前,幸福航空的大部分新舟60客机已暂停运营。
航班管家DAST截图。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航班管家DAST的统计数据中,幸福航空的平均机龄为12.5年,其中3架新舟60支线客机的平均机龄达到了15.4年。
债务危机、官司缠身,幸福航空困境待解
风波背后,幸福航空的经营困境已存在多年。
2015年9月,中国东航转让其所持有的幸福航空5%股权时曾披露,幸福航空2014年营收1.75亿元,净亏损1.52亿元;总资产9.66亿元,负债10.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0%,资不抵债。
业绩不佳的幸福航空近年来更是屡陷债务危机,还有多起官司缠身。
天眼查App显示,今年以来,幸福航空先后6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最高达1.24亿元。另外,2024年7月、2025年3月,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的申请下,幸福航空被实施限制消费措施,幸福航空及其法定代表人彭仕兵均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此外,天眼查App显示,幸福航空统计的238条司法案件中有52.52%涉及“劳动争议”,其中2024年的66条司法案件中有31条为“劳动争议”案件。
2024年11月5日,西安国资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2024年11月4日,西安市国资委一行6人赴幸福航空开展调研活动。相关领导指出,统筹解决西安航投公司和幸福航空经营发展问题是西安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工作的重要一环,西安航投公司要发挥幸福航空经营发展的主体责任,强化自身,帮助幸福航空恢复经营生产。
上述领导还强调,一方面,幸福航空要加快理清债务总额及债务类别,为后续引进战略投资夯实财务基础。另一方面,西安航投要将统筹解决幸福航空经营困境这一重点问题纳入西安航投发展规划,尽快实现幸福航空可持续发展。
顶着“国产民机运营商”光环的幸福航空,为什么会陷入如今的困境?民航专家林智杰认为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论国内外市场,幸福航空专注的支线航空都不好做,存在单位成本高、市场容量有限的问题。二是幸福航空占主导的支线飞机新舟60可靠性尚需提升,再加上座位数少,赚钱的能力自然不会高。三是幸福航空股东更换频繁,成立以后换了多个东家,主基地来回倒腾,不利于航司的稳定经营。四是四五线城市的支线补贴减少,对业绩亟待恢复的航司就是“雪上加霜”。
对于幸福航空接下来的走向,林智杰认为解决难度非常大。一方面国内民航市场整体运力供过于求,留给幸福航空的市场机会并不多。而幸福航空本身还存在机队结构不佳,队伍不稳定,安全运营面临很大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不少地方政府都有一个“航司梦”,但受限于地方财政紧张等问题,使得能接手幸福航空的潜在购买方相对比较局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