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精彩上演。绚烂的焰火让几千年前的“成都”铭文在夜空绽放,12朵象征着历届世运会举办地的花卉次第升腾,流光溢彩。

用焰火打造的“友谊之树”。图/蔡灿煌工作室供图 摄影 田应会

在主题曲表演《友爱之声》中,焰火表演再次将开幕式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以“植物活化石”珙桐为创意灵感的“友谊之树”缓缓生长,转瞬间,无数洁白的“珙桐花”在树冠盛放,宛如一只只和平鸽在枝头栖息。火炬、焰火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水与火在这一刻奇妙交融,共绘璀璨华光。

以焰火为笔,绘文明交流长卷;以珙桐为信,寄世界和平之愿。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焰火总设计师蔡灿煌。图/蔡灿煌工作室供图

这场热闹灿烂的焰火表演由艺术家蔡灿煌一手操刀。作为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焰火总设计师,他以“文明之花”为主题,通过缤纷色彩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绚丽景象背后,藏着哪些匠心与坚守、又有怎样的独特表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蔡灿煌,请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珙桐花开耀蓉城,现代视觉语言激活传统文化元素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焰火表演中,你觉得亮眼的设计是什么?

蔡灿煌:成都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公园城市,我们希望能在开幕式中,将几段焰火表演凝聚成一个共同的理念,向全球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多元、开放、融合的世运会精神。例如,在宣布开幕环节焰火中,利用天府大道上的12根灯柱,展示包括成都在内的12届世运会举办地的代表性花卉,在“天府之檐”共同绽放,传递成都对各界宾朋和运动健儿的盛情欢迎。

新京报贝壳财经:12朵花卉形态差异较大,如何用统一的焰火语言表达?

蔡灿煌:这次焰火表演的最大挑战就来自这12朵花卉,最初创意是以彩烟网幕的效果呈现“荷塘花色图”,呼应在成都随处可见的荷花池,但这样操作会用到大型吊车,对道路通行造成一定影响。

12届世运会举办地的代表性花卉(局部)。图/蔡灿煌工作室供图 摄影 张晟贤

在替代方案中,我们想到利用现有的灯柱作为焰火装置,新的问题随之产生——灯柱的高度低于焰火升空高度,不仅难以形成好看的花朵形状,还容易重叠,影响呈现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图案后与生产公司不断对接沟通,对传统焰火产品加以改造,通过多次调整和试验,让焰火在升空速度、高度等方面达到平衡,最终让12届世运会举办城市的代表花卉在星空下汇集。

新京报贝壳财经:开幕式的焰火创意以“文明之花”为主题,你怎么想到将“植物活化石”珙桐作为灵感?

蔡灿煌:“文明之花”的理念源于成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定位与世运会精神内核的融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的大树根遗迹给了我灵感上的触发,它在讲述这片土地的历史,也寓意深厚的“文明之根”催生向上绽放的“文明之花”。

选择珙桐作为核心意象,因为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还与四川有着不解之缘。珙桐花开时,犹如一只只鸽子在林间起舞,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鸽子花”,亦有象征和平之意。我们也期望通过成都世运会让“鸽子花”代表的和平与希望更加深入人心,播下文明与友谊的种子。

新京报贝壳财经:四川本土文化是否对焰火设计有所影响?

蔡灿煌:从大运会到世运会,我们的焰火设计理念也有所转变,上次我们深挖当地文化向世界展示,这次从“共享包容”的理念出发反推创作,采用轻松现代的视觉语言,使传统文化元素焕发新生机。

焰火呈现几千年前的“成都”铭文。图/蔡灿煌工作室供图

比如说,最后的高空特效焰火呈现了几千年前的“成都”铭文,其取自战国巴蜀虎头纹“成都”铭文青铜矛,它的出现将“成都”得名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连接着古蜀文明与现代都市。焰火中铭文、珙桐等元素,正是成都“刚柔并济”的包容哲学。

百花齐放春满园,以毫秒计算焰火发射准确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友谊之树”从生长到开花的动态过程,如何突破传统焰火的静态图案限制?

蔡灿煌:这场以“友谊之树”为名的高潮焰火实际上用了三种产品,分别打造树根、树冠与花朵,为了在夜空中“绘制”出树木向上生长、枝叶逐渐丰茂的动态过程,首先要通过电脑程序控制点火时间,焰火发射的准确性以毫秒级计算。同时,自然、茂密的树冠视觉效果也需要技术加持,普通焰火产品的升空高度是相同的,我们需要分段定制产品,确保不同的高度分布,还要通过精准计算引线长度,控制焰火在空中的绽放时间,让效果更有流畅感。

要让白色的“鸽子花”在树上开放,还要解决颜色呈现、形态比例、视觉平衡等新挑战。一方面,花朵的大小要与整棵树的尺寸成比例,所以我们根据树冠的最终尺寸反推“鸽子花”在空中绽放后的直径。另一方面,“鸽子花”焰火产品用到了镁粉,过强的白色亮光容易遮挡住绿色的树冠,从而失去“树上开花”的意境,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和调整,找到花朵密度、大小与树冠之间的最佳视觉平衡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下,如何平衡艺术表现力与环保、成本等因素?

蔡灿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要通过缩短燃放时间、调整创意等方式,呈现有记忆点的焰火效果。我们将开幕式焰火总时长控制在90秒。此外,所有焰火产品都采用定制的环保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燃放时产生的环境污染。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3年你担任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焰火总设计师,这次在成都世运会又带来浪漫焰火,两次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蔡灿煌: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以“金色梦想”为主题,焰火色调以金色为主,太阳神鸟元素贯穿表演,主要想表现出大学生在成都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都市里追逐梦想的激情。相比之下,成都世运会的焰火风格更柔和、色彩更丰富,我们用焰火搭建彩色的桥梁、栽种“友谊之树”,还在水边模拟了层叠的海浪,如同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奔涌不息,勇往向前。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果用一句诗形容开幕式焰火,会是什么?

蔡灿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觉得这既是焰火设计的核心,也是我们想传递的理念。焰火承载着大家的希望,它能够穿越语言壁垒,作为媒介传递时代的气息和成都这个城市的气场。我们想通过焰火的艺术化设计,描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画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