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试点一年有余,最新进展如何?在安全性、隐私性方面是如何考虑的?研发工作的未来考虑有哪些?和现有电子支付工具有何异同?会取代实物人民币吗?

 

716日,央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阐述了研发背景、定义和目标愿景、设计框架、可能影响与应对策略、工作进展等内容。这是央行首次面向国内和全球系统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情况,在当日举行的首场数字人民币主题吹风会上,央行也就市场关心问题作出解答。

 

焦点1

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

 

对于研发数字人民币的意义和作用,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介绍称,一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支撑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需要;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改革和协调对话的需要。

 

白皮书显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测试。

 

焦点2

设计以实用高效为原则还将降低使用难度

 

数字人民币的技术路线是否采用了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优势,但存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的缺点,更适用于低并发、低敏感的资产确权、交易转让、账本核对等场景。

 

根据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要求,需要按照技术长期演进、实用高效的原则进行技术路线设计。一是要满足零售高并发和央行中心化管理的要求,在交易层面应采取集中式处理方式;二是要促进公平竞争,提升监管效率;三是要提高清算和对账效率,实现支付即结算和高效差错处理;四是要在隐私保护的同时达到反洗钱要求。

 

在普惠性方面,罗锐介绍,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具有与银行账户松耦合、支付即结算、低成本等特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钱包设计便于线上线下全场景应用,满足用户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需求,避免因数字鸿沟带来的使用障碍。其中,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实现数字人民币相关功能,依托IC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服务,有助于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操作智能手机不便问题。在未来的数字人民币产品设计中,还将充分考虑特定群体的现实需求,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降低使用难度。

 

焦点3

招行获准加入研发,无银行账户也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央行此前已明确,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央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范一飞透露,目前,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移动和工行,联通、电信和中行分别成立联合项目组参与研发,蚂蚁和腾讯两家互联网企业旗下网商和微众银行也参与研发。招商银行近期亦已获准加入。

 

白皮书显示,数字人民币体系将进一步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保持对广泛群体和各种场景的法定货币供应。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焦点4

采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则,亦不提供给第三方

 

数字货币的运营安全和隐私保护一直受到高度关注。范一飞介绍,央行把依法合规和安全便捷作为最重要的两个设计原则,贯穿数字人民币设计框架的各个层面。

 

其中在隐私性方面。数字人民币体系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同时确保相关交易符合反洗钱等要求。范一飞称,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过度收集,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央行内部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设置防火墙,通过专人管理、业务隔离、分级授权、岗位制衡、内部审计等制度安排,严格落实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管理,禁止任意查询、使用。

 

 焦点5

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现有电子支付工具互补也有差异

 

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不计利息,未来数字人民币会替代实物人民币吗?央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罗锐表示,中国作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多民族融合、区域发展差异大的国家,社会环境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年龄结构、安全性需求等因素决定了实物人民币具有其他支付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性。实物人民币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并存。

 

他介绍称,目前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央行会对二者共同统计、协同分析、统筹管理。

 

谈到数字人民币和现有电子支付工具有何异同,穆长春表示,中国一直支持各种支付方式协调发展,数字人民币与一般电子支付工具处于不同维度,既互补也有差异。数字人民币将为公众提供一种新的通用支付方式,可提高支付工具多样性,有助于提升支付体系效率与安全。

虽然支付功能相似,但数字人民币也具备它自己的特定优势:一是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二是数字人民币具有价值特征,可在不依赖银行账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并支持离线交易,具有支付即结算特性。三是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

 

“与实物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样,数字人民币将和传统电子支付工具长期并存。”穆长春表示。

 

焦点6

试点场景超132万个不预设推出时间表

 

谈及目前北京冬奥场景应用数字人民币的筹备进展,范一飞透露,央行于今年2月成立了专门的试点工作小组。小组成立以来,与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协同作战、全力推进,试点场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会场景试点主要围绕北京冬奥会食、住、行、游、购、娱、医七大重点领域的支付服务需求,通过冬奥会场景展示应用模式创新成果,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支付设备。

 

“特别是,为便利境外来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游客,央行将指导参研机构,按照境外用户的实际需求,推出基于APP的钱包服务和基于硬件的钱包服务解决方案。下一步,央行将稳妥有序推进重点应用场景建设,保障冬奥会赛事期间相关人群能够获得安全、便捷、稳定、高效的数字人民币服务。范一飞称。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央行将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

 

范一飞表示,随着试点测试逐步深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一是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性和普惠性,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明确各方分工和定位基础上,包容更多服务提供主体,进一步提高场景覆盖面。二是继续强化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建立坚实可靠的多层次网络防护体系、密码算法体系、安全计算和存储体系等安全体系,特别是加强密码技术研究与创新,以应对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三是进一步观察验证数字人民币的影响,充分考虑研发试点与经济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推广应用等因素相互影响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相关设计。四是建立完善数字人民币相关的监管规则和标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