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单季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经调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增80.9%,创历史新高。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劲增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并且本季度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高盛研报认为,从长远来看,小米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以及因规模和深度参与电动汽车供应链而产生的成本优势,将提升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一期竣工投产
小米集团前三季总营收已达3404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经调净利润328亿元,已超去年总额。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稳中有进,全球出货量4330万台,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国内方面,小米智能手机销量连续6个季度稳居中国内地前二;国际市场方面,在57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具体来看,手机×AIoT分部收入841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出货量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连续21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Q3小米在中国大陆4000元-6000元高端价位段销量市占率达18.9%,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9月底发布的高端旗舰小米17系列开售首月销量较上代增长约30%。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稳步增长,智能生态优势再扩大。Q3该板块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截至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突破10亿台;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设备用户数达到2160万,同比增长26.1%。
智能家电开始发力。今年8月,小米空调跃居“中国空调销量第三”“小米空调7月线上销量超格力”的信息此起彼伏。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此前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家电价格战比较激烈,很多“老大哥”对小米比较重视,下起手来也不是很轻,但小米扛住了价格战的冲击,空调实现了量价齐升。
10月28日,小米继手机、汽车之后的第三家大型制造工厂——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一期正式竣工投产。工厂占地超750亩,总投资规划超25亿元,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预计年产值140亿元,2026年将开启空调产品大规模量产,实现高端空调自研自产。
卢伟冰曾表示,“未来五年,小米要成为中国大家电头部品牌,推动大家电业务达千亿规模,空调业务目标进入中国市场前二。”他强调,小米进入家电领域坚持“做产业贡献者,而非破坏者;做产业进步推动者,而非价格战参与者,不参与行业价格内卷”。
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达94亿元,同比增长10.8%,毛利率达到76.9%。截至2025年9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42亿、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达1.87亿。其中,境外业务收入增长亮眼,Q3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达33亿元,同比增长19.1%,境外互联网收入在整体互联网收入中占比达34.9%。
摩根士丹利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电动汽车+AIoT”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小米的AIoT业务具有强劲的长期增长潜力。
小米汽车预计本周完成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
小米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增至290亿元,汽车业务实现重要突破。6月26日,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随后,小米YU7,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小时大定超28.9万辆。雷军激动地说:“大家一起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奇迹。”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YU7项目刚开始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今年9月,雷军提到,假如SU7不成功,YU7就是小米汽车最后的底牌,它必须承担起“力挽狂澜”的使命。
“从第一天开始,小米YU7就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投入巨大,力求把每个细节做到完美。”雷军提到,小米YU7砍掉620公里的版本,把835公里长续航Pro版换个名字,就叫“标准版”。
“小米YU7上市后的表现,充分说明了,3年前大胆‘冒险’的决策,过去3年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今年9月底,雷军介绍,小米YU7从7月6日开始交付,不到3个月已交付超4万辆。
第三季度,小米汽车单季交付量超10万台,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推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劲增超199%。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辆,并且近期交付仍在持续放量,9月、10月小米汽车连续2个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
对于业务发展趋势,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的参与者众多,产业发展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预计市场将经历一段激烈的竞争期,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与收敛。基于此,预计公司明年的毛利率水平将较今年有所下降。
小米在AI大模型领域持续深耕。9月,小米推出的「Xiaomi-MiMo-Audio」语音开源大模型,在语音领域首次实现了基于ICL(In-Context Learning)的少样本泛化,该模型与此前发布的语言大模型、多模态(VL)大模型形成完整的全系列模型矩阵,实现了对基座模型主要模态的完整战略布局。11月,小米正式发布智能家居未来探索方案「Xiaomi Miloco」,在行业率先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重构家庭智能生活交互。
小米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为业务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小米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235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预计今年将投入超30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91亿元,同比增长52.1%。
浦银国际强调,小米坚持投入底层技术,包括芯片、系统等,为公司构建竞争壁垒,奠定长周期的成长基础。Bernstein表示,对小米通过技术优势实现的高端化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看好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潜力。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正为小米开启新一轮成长的新篇章。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