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宸医疗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广州汇垠日丰投资合伙企业(简称“汇垠日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广州汇垠澳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汇垠澳丰”)与北京首拓融汇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首拓融汇”)签署的合作协议解除,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目前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而在此之前,皓宸医疗已连续5年亏损,核心子公司还卷入债权人转让撤销权纠纷。这家以口腔医疗、实业制造为双主业的企业该如何破局?


控制权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汇垠日丰直接持有皓宸医疗23.8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由被北京首拓融汇控制变更为被汇垠澳丰控制。由于汇垠澳丰各股东持股比例均衡,故汇垠澳丰无实际控制人,皓宸医疗亦无实际控制人。


皓宸医疗的控制权变更,源于一场多年的合作纠纷。2020年2月10日,汇垠澳丰与北京首拓融汇签署合作协议,汇垠澳丰将根据北京首拓融汇的咨询意见及投资建议行使其作为汇垠日丰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及粤财信托•永大投资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托计划”)投资顾问所拥有的皓宸医疗23.81%股份的股东权利。这一安排使得北京首拓融汇实控人解直锟成为皓宸医疗实际控制人。


截至信托计划到期日2023年6月30日,北京首拓融汇尚未向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支付优先信托受益权转让款。基于此,根据合作协议约定,北京首拓融汇与汇垠澳丰之合作协议已触发终止条款。


2023年8月,汇垠澳丰致函北京首拓融汇解除合作,后者起诉要求确认解除《合作协议》无效。2025年4月29日,广州中院终审驳回北京首拓融汇上诉,维持原判,确认汇垠澳丰解除《合作协议》有效。


根据相关判决结果,汇垠澳丰通过发送解除函的方式,解除其与北京首拓融汇签署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的解除即意味着皓宸医疗的控制权发生变更,汇垠日丰直接持有皓宸医疗23.8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由被北京首拓融汇控制变更为被汇垠澳丰控制。


对此,皓宸医疗强调,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已连续五年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皓宸医疗成立于1998年11月6日,于2011年10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营业务包括永磁开关及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口腔医疗服务业务。


从业绩来看,皓宸医疗已连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皓宸医疗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亿元、-0.76亿元、-2.57亿元、-9436.51万元、-3769.09万元,五年累计亏损超7亿元。


进入2025年,皓宸医疗持续亏损。三季报显示,皓宸医疗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下降17.0%;归母净利润亏损2641万元,同比下降295.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15.7%;归母净利润亏损266万元,同比下降120.5%。


探究其业绩下滑的根源,口腔医疗服务业务的下滑是核心症结。作为皓宸医疗营收的重头,口腔医疗服务收入占其总营收比重达91.98%,但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39%。


核心孙公司股权被冻结


此外,皓宸医疗的资产危机也不容小觑:其控股孙公司德伦医疗51%股权被法院冻结。


11月1日,皓宸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植钰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植钰医疗”)、控股孙公司广东德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德伦医疗”)收到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送达的《传票》《民事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因债权人撤销权纠纷被浙江浙捌仙女湖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浙江浙捌仙女湖企业”)起诉。法院已裁定冻结植钰医疗持有的德伦医疗51%股权(对应出资额2652万元),冻结期限为二年。德伦医疗是皓宸医疗口腔医疗服务业务的重要孙公司,其2024年度营业收入7.7349亿元,占皓宸医疗全年营收的89.78%。


尽管皓宸医疗认为,本次诉讼为债权人转让撤销权纠纷,判决结果预计不会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造成直接影响。但上述股权被冻结系诉讼保全措施,若法院对该案采取进一步措施,该股权可能存在被司法处置的风险,可能对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业绩亏损与债务压顶的危机,皓宸医疗也曾尝试自救,但均以失败告终。2024年1月,皓宸医疗所持抚顺银行股权在阿里资产平台进行首轮法拍,起拍价3.263亿元,最终流拍;3月第二次拍卖,价格降至2.6104亿元,依旧无人问津;6月以相同价格进入变卖阶段,仍是无果而终。


今年7月,皓宸医疗曾试图向山西银行申请一年期续贷额度1.132亿元,为了获得贷款,不仅质押了北京万泰中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还由植钰医疗及北京陆陆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连带担保。然而,从后续债务逾期及资产冻结的结果来看,此次续贷亦未能扭转其资金紧张的局面。


多重压力之下,皓宸医疗能否通过有效的风险处置、业务优化与资金运作摆脱困境,重新赢得市场信任,仍有待时间检验。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