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10月份,受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9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降2.1%,降幅比9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PPI降幅收窄,一是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持续推进,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产能核查及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加之冬储补库及用电需求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比9月收窄1.2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4个、1.3个和0.7个百分点。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和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向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8%,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2.3%,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1.8%,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上涨0.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上涨0.7%,飞机制造价格上涨0.5%。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8.4%,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3.3%,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2.1%,饮料制造价格上涨0.4%。
编辑 王进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