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认知门槛,非专业人士不易理解。为更好地借助进博会平台,将前沿健康理念传递给更广泛的参观者,让大众领略到先进的医疗技术,第八届进博会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的众多展商以黑科技助力,“花招百出”,将晦涩的医学知识等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与互动体验。本届进博会期间,新京报记者带你“花式”逛馆,边玩边体验医药高科技。


波士顿科学展台设计围绕科技感与体验感打造创新场景,这里不再是传统的产品陈列区,更似一座“可感知的微创医疗创新体验馆”,为参展者构建起共鸣互动的对话空间。在互动体验设计上,展台设置了“首展首秀”产品3D裸眼体验区,让观众直观“看见”产品形态,现场还提供脑保护装置技术互动小游戏,以趣味玩法传递专业知识,参观者凭借手速体验Sentinel抗栓塞脑保护装置捕获碎片的过程,在挑战中可以获得四个不同等级的“捕手”称号。新京报记者尝试挑战,获得“全能捕手”称号,相当于完成50例Sentinel操作,而最高级别为“安全名捕”,相当于完成100例操作。不仅如此,展台全域更布设了NFC感应点,观众轻触手机即可一键掌握产品详情与活动日程,让整个探索过程既轻松又高效。


参观者在波士顿科学展台挑战脑保护装置技术互动小游戏。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诺和诺德则在进博会展台打造了首个聚焦肥胖症管理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轻盈小屋,通过“认知提升、科学治疗、长期管理”全周期场景的体验,推动公众从“被动接收肥胖症知识”向“主动学习和积极管理肥胖症”转变,用更加生动的互动体验,提升公众对肥胖症科学诊疗和长期管理的认知。在“认知提升”场景中,公众可通过AI视觉识别互动技术看见“变胖的自己”,结合相应的科普知识及健康风险提示,唤醒对肥胖症的重视。“科学治疗”部分包括医院与零售两大场景,旨在展示“院店协同”新模式,助力打通肥胖症院内外管理闭环,提升肥胖症管理的便利性、科学性与依从性。该区域摆放了一台人体成分分析仪,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测试。“长期管理”是肥胖症全病程管理的重要一环,该场景依托诺和诺德数字化患者服务平台“诺和关怀”,展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在肥胖症长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观者在诺和诺德展区接受人体成分仪检查。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罗氏展台则搬来了“星际穿梭机”,可以带参观者穿越086星球。086谐音淋巴瘤,转动穿梭机的方向盘,参观者便可以驾驶飞船进入086的世界。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病理溯源、弥雾探秘、惰淋寻踪,了解淋巴瘤的相关科普知识,还可以选择“血友点亮”,倾听淋巴瘤患者的故事和心声。“有患者家属说,他很怕没有爸爸了;还有患者说,可能等不到孩子长大,他们真实的心理状态带出了一个事实,淋巴瘤有100多种分型,非常复杂,患者确实非常需要创新疗法以及更可及的手段来应对疾病。”罗氏血液疾病领域传播负责人程博一边演示,一边讲述了他和患者接触后的感受。参观者同样可以坐上这艘“星际穿梭机”,走近淋巴瘤患者。


罗氏“星际穿梭机”带参观者穿越086星球。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礼来在本届进博会上推出“身体抵抗解码展”,以可视化方式揭示减重过程中的“代谢适应”机制——当体重下降,身体可能启动“进食模式”与“节能模式”,导致食欲失控、平台期顽固、运动效果受限,减重及其长期维持变得异常艰难。参观者需手持一个红色的小圆片,便能看清墙上四副“胖人图”上的文字,了解代谢适应机制。该展览旨在打破“减重失败源于意志薄弱”的刻板印象,强调这一困境背后是常被忽视的生理机制“身体抵抗”。因此,寻求专业的医学干预以理解并破解这一机制变得至关重要。礼来还特地放置了一个巨大的被黄色丝带捆绑的充气红色人偶,以此暗示减重过程中所遭遇的多重困境。


参观者手持道具了解“代谢适应”机制。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复星医药展台则摆放着一台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和尚未上市的达芬奇SP手术系统(单通道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通过模拟腹腔镜手术的场景,让参观者现场体验全球领先的手术机器人的精妙之处。手术模拟通过“套圈游戏”的方式进行,参观者通过操控手术机器人的控制杆,将直径约1厘米的橡皮圈套到柱子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手到,机器人的动作就到”的手部高贴合度以及仪器的高精密度。


参观者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套圈”。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在赛诺菲展台,一只手举气球的可爱紫色大熊,可以让参观者体会一下被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的呼吸状态。展牌上写着“一岁内的宝宝,合胞病毒严重感染后,肺功能受损可能长达数年”。当参观者踏入感应范围(1米),大熊的呼吸会变得急促,肉眼可见胸腔起伏频率变化,并伴有急促的呼吸声、憋喘声,同时它手中的绿色气球闪动,吸引参观者参与互动。当参观者对着气球挥手,感应触发,大熊的胸部起伏渐渐平缓直至恢复正常呼吸(持续10秒),同时所有气球闪动,像是在为参观者的“救赎”而欢呼。该互动也在提醒参观者合胞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和预防的重要性,推荐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合胞病毒感染季来临前完成合胞病毒抗体针注射。


参观者帮助大熊恢复呼吸。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凯西中国展台集中展示了公司在“CARE”专科治疗、“AIR”呼吸道健康、“RARE”罕见疾病三大领域的产品,并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如VR可视化设备模拟系统,可以帮助医生练习操作猪肺磷脂注射液的给药过程,让医生熟练掌握给药技巧。参观者戴上虚拟眼镜后,即可按照眼镜中看到的提示点击操作,模拟注射过程。肺活量是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凯西展台还设有呼吸互动体验专区,参观者只需吸足气吹动面前的风车,便可以看到肺活量的情况。


图说:参观者参与呼吸互动体验。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药物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也可以用虚拟的画面呈现。在诺华展台,借助Apple Vision Pro设备,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势、视线或触控与虚拟内容互动,查看肾脏不同部位,了解常见肾科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沉浸式体验药物是如何在肾脏内发挥作用。这一设备吸引了不少医疗器械商来体验,据诺华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仅用口述很难让人理解药品到底是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借助这个可视设备,参观者可以看到很形象的过程。”


图说:参观者借助Apple Vision Pro设备沉浸式体验药物如何在肾脏内发挥作用。图/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