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血液淋巴系统肿瘤是创新疗法涌现的“试验田”。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罗氏旗下血液全产品再次集体亮相。从世界首个改写血液肿瘤格局的单抗利妥昔单抗,到近四年扎堆获批的覆盖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一线到后线全域布局的四款血液肿瘤创新药(涵盖六个适应症),每一款创新药都在进博会实现了中国“首秀”,进博会成为这些创新药“展品”变“商品”的最佳展示窗口。
2000年,国内首个单抗美罗华获批上市。2022年在进博会亮相的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抗体偶联药物)维泊妥珠单抗(优罗华)于2023年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国内20多年里唯一获批用于弥漫性大B淋巴瘤一线治疗的创新靶向药物。2023年,罗氏全球首个且唯一对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固定周期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以下简称“双抗”)格菲妥单抗(高罗华)在进博会期间获批,成为名副其实的“进博宝宝”。今年五月,高罗华迎来二线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中国成为继欧盟后全球第一批获批该适应症的国家,为二线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潜力。
2024年,罗氏另一款1:1结构的双抗莫妥珠妥单抗(皓罗华)亮相进博会,为惰性淋巴瘤治疗领域的首个双抗。借进博会东风,皓罗华在去年12月获批单药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中国药物监管环境的不断优化让创新药进入中国速度得以加快,但对于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淋巴瘤患者,经济负担仍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表示,对于罹患疾病的患者来说,除了身体和精神负担之外,长期就医不仅会减少他们的工作收入,同时不断增加他们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患者“用对药”是医生的职责,“用得上”和“用得起”就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特别是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从慈善项目到基本医保,从商业保险到惠民型的城市定制补充医疗保险相互补位相互支持,让更多患者不再因为支付负担错过最佳治疗选择。
美罗华是国家第一批医保列名的原研药,之后佳罗华和优罗华也成功进入医保,其中佳罗华更是创造了从获批到进入医保的最快纪录。血液管线中的ADC和双抗在自费阶段进入了很多城市的惠民保名单,在今年商业保险公司推出血液领域首个“复发险”中,格菲妥单抗成为保障名单中备受瞩目的一个选项,保险设计中对于初治使用Pola-R-CHP标准化治疗的患者采取了更灵活的保险定价,突显对创新疗法高度价值认定,也填补了带病体商业险无法投保的空白。
作为连续参展8年的进博会“全勤生”,罗氏持续借力进博会溢出效应,加速引入多个血液创新疗法。今年展台上,惰性淋巴瘤治疗基石奥妥珠单抗(佳罗华)展示其未来有望获批的免疫疾病狼疮性肾炎的新适应症。首次亮相的血友病创新NXT007体现了罗氏继续革新非因子预防治疗,实现A型血友病患者“零出血”的决心。而FcRH5/CD3双抗Cevostamab的登场,表明了未来罗氏会从淋巴瘤领域延展到骨髓瘤领域。
校对 翟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