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介绍,当前,我国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
曹淑敏表示,目前,基本实现了电视开机看直播,取消了机顶盒开机广告,大幅压减了收费包。目前我国97%的省级电视台已经应用了AI技术,有力赋能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等各环节。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介绍,建立微短剧分类分层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秩序,正在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 摄)
“双治理”:开机无广告,“自动续费”变为“自主续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从2023年8月起开展了“双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
曹淑敏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开机看直播,取消了机顶盒开机广告,大幅压减了收费包,增加了优质免费内容供给。逐步实现“电视机和机顶盒一体化”“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彻底解决“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问题。强化用户权益保障,坚决整治广播电视虚假宣传医药广告、“自动续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具体来看,进一步拓展操作复杂的治理场景,实现了18.6万家酒店的“一键看直播”和没有开机广告,在这个基础上,治理成果拓展到包括养老院、医院、残联机构、学校等多类场所,以及2万余家机构和单位,惠及了更多人群。
解决用户反映比较强烈的“自动续费”问题。运营商、网络视听平台优化了“自动续费”的订阅规则,通过“二次确认”、短信提醒等方式,把“自动续费”变为“自主续费”,同时推动多个主体共同建设精品内容融合影视包,在不增加订购费用的前提下,实现“加量不加价”。
强化智能电视及开机广告治理。前期实现了机顶盒开机广告的全面取消,在此基础上,取消智能电视机的开机广告,到目前为止,93%的机型实现了开机广告的“一键关闭”功能,而且向用户提供了“永久关闭”服务。
正在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对“雷人”剧情等问题及时纠偏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96亿;今年市场规模有望在去年5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
韩冬从两个方面介绍相关工作:在推动繁荣发展方面。一是加强选题指导、创作扶持,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微短剧呈现出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的发展趋势。二是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开展“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不断拓展微短剧题材,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三是指导各地加大对微短剧的扶持力度,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通过资源整合、创作引导等方式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在规范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微短剧分类分层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秩序,正在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二是开展专项治理和常态化监管,及时处置违规节目。三是不断细化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问题,及时进行纠偏。
韩冬表示,接下来,将采取更多有力举措,推动微短剧健康发展。一是推动精品化。大力加强创作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向优质内容倾斜,推动打造更多讴歌奋斗人生、反映时代风貌的精品佳作。二是推动大众化。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创作有关活动,激发微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推动国际化。鼓励微短剧扩大国际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将发布移动终端超高清显示和视频分发标准
越来越多家庭感受到更为清晰自然的超高清视听体验。超高清发展也是世界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在并将持续深刻改变我们的视听生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刘建国提到,截至目前,在内容生产方面,已经实现了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等基本实现超高清化,新闻、体育、综艺等多类型节目超高清占比持续扩大。
在电视频道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期已经开播了2个4K超高清频道,今年上半年新开播了北京、广东、深圳三个卫视的4K超高清频道。9月28日,还将推出上海东方、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6个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上述超高清频道将在电视端和新媒体移动端同步播出。
在网络视听方面,包括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哔哩哔哩和咪咕视频等6个网络视听平台在内的网络视听机构加快超高清建设,上述六大平台在今年底新增的节目当中超高清平均占比将超过40%,其中芒果TV今年二季度已经达到了75%。
在网络传输方面,全国有线电视、IPTV将新增传输9套4K超高清频道,同时在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和头部网络视听平台均上线超高清点播专区。
在终端呈现方面,目前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总规模已超过2.8亿台,而且85英寸以上的超高清电视机销量大幅上升。
刘建国介绍,将发布移动终端超高清显示和视频分发标准,推动5G超高清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屏等终端画质和体验全面提升。
应急广播打通应急信息精准发布“最后一公里”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文明交流互鉴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提到,持续开展“视听中国·全球播映”交流活动,推动大批精品节目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网络视听平台与外国观众见面。“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已经超过了40%,我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经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年海外营收总额超过了630亿美元,已有300多款中国微短剧应用上线境外平台。
“十四五”期间,每年都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视听作品在中国播出。境外人员累计近万人次参与境内广电视听节目制作。
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通应急信息精准发布“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
刘建国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对全国685个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应急广播建设给予补助,各地党委、政府也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个国家级、27个省级、162个地市级、183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部署了284万个大喇叭发布终端,覆盖34.5万个行政村,基本建立起贯通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
今年6月以来,全国应急广播共播发了红色预警信息1.3万条、橙色预警信息2.6万条;播发救援、恢复类信息7.7万条,有力服务了防灾救灾工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