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报,康龙化成6月3日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两名放大实验室生产操作员因违章作业导致缺氧窒息死亡。该事故被认定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康龙化成及多位相关负责人将被罚。作为CX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龙头企业,康龙化成近期问题频出。今年7月,其曾因两名女员工实验室互殴事件被刷屏。
两名员工违规操作身亡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发布的《经开区“6·3”亡人事故调查报告》显示,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康龙化成放大实验室生产操作员郭某、井某学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要求执行,在进行抽滤前的准备工作时,未通过柔性隔离器的手套操作,而是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进行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是康龙化成对郭某、井某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工作督促、检查不到位,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对郭某、井某学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郭某、井某学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不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中的要求执行,导致了事故发生。
受此事故影响,康龙化成及10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其中,对康龙化成的处罚建议为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要求康龙化成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立即排查隐患,落实整改到位,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事故警示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故中,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郭某、井某学已在本次事故中死亡,鉴于此不再追究其责任。但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楼某强被建议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建议对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裁王某辉、对放大实验室生产总监陈某哲、放大实验室生产经理秦某豹、放大实验室生产主管张某伟、放大实验室生产组长朱某东、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经理何某、安全管理部门安全主管王某永、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工程师王某飞分别处上一年年收入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下一步,对事故认定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大兴公安分局等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事故调查组。
今年7月,康龙化成还因两名女员工在公司实验室互殴事件受到关注。彼时,康龙化成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记者表示,是员工排队之间的一个小矛盾,不影响公司经营。
营收增速放缓
康龙化成是一家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目前公司已在A股及港股上市。尽管今年以来康龙化成股价增幅超30%,但当前34.88元/股的股价(截至9月22日14时20分),距离其107.91元/股的最高股价,仍有较大差距。
业绩层面,2021年以来,康龙化成营收持续增长,但增幅却逐步放缓。2021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45%、37.92%、12.39%、6.39%;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1.68%、-17.24%、16.48%、12.01%。今年上半年,康龙化成实现营收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6.66%。康龙化成表示,在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的情形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亿元,但受上年同期处置PROTEOLOGIX的股权产生大额投资收益影响,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7%。
东方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康龙化成今年上半年核心板块业绩表现亮眼,实验室服务与CMC服务增长强劲,临床研究服务虽然短期内由于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小幅下降,但未来随着临床项目数量与收入规模增加,毛利率预计逐步改善。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尚处于新业务拓展初期,利润端短期承压。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