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近期我国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流感疫情整体处于中流行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聚集性疫情报告显著增多,5-14岁病例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儿童得了流感,往往一家人都跟着着急。流感病程一般多长?如何抓好治疗“黄金48小时”?居家护理要避免哪些误区?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请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手把手”指导。


【答疑专家】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王荃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赵光远


问:甲型H3N2毒株在目前流感病例中占比较高,它有什么特点?防治策略上有无不同?


答:甲型H3N2毒株不是全新的病毒,最早于1968年在香港被发现,并引起全球大流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香港流感”,此后它成为季节性流行的主要甲型流感病毒毒株之一,与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循环。它有这几个特点:变异速度快;致病性和传播性强;症状典型且可能更重,高热突出,咽痛咳嗽明显,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较重,儿童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H3N2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威胁较大。


从总体防治策略上看,H3N2与其他流感病毒一致,疫苗接种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非药物干预方面,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生病后居家休息等都是必要的防控手段。在治疗方面,仍强调早期诊断和用药,对于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症状出现48小时内)就医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


问:今年的流感疫苗是否覆盖了甲型H3N2毒株?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答:今年的流感疫苗组分包含了甲型H3N2类似株,可以提供针对性的保护,一般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只要流感流行季尚未结束,都可以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问:儿童得了流感一般病程多长,病程变化是怎样的?


答:多数儿童罹患流感后,呈急性、自限性病程。发热多在起病后2-3天消失,部分儿童可持续5天,绝大多数在1周内恢复。但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少数年长儿童(七八岁以上)的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周。


问:流感治疗为何强调“黄金48小时”?具体应该怎么做?


答:这主要基于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规律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原理。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大量复制。感染后的24-48小时内,病毒的复制活动达到高峰。此时,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最高,传染性也最强。如果在病毒复制高峰之前或初期用药,就能最大限度地阻止新病毒产生,从而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病毒排放,降低传染给家人的风险。


“黄金48小时”内应在出现症状后快速识别与判断,例如流感流行季突然出现高烧(常≥39℃)、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可伴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高度怀疑流感。建议尽快完成病原学检测,比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咽拭子或鼻拭子检测通常较快能出结果,这是确诊流感的直接证据。一旦确诊流感,或医生高度怀疑是流感,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不要因为觉得症状不重就拒绝用药。还应严格按照疗程服药,即使症状很快好转,也应完成整个疗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保证充分休息,多喝水,做好对症处理和隔离防护。


问:流感有无特效药,能进行药物预防吗?


答: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是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但并不建议孩子一发热就立即服用这些药物,因为引起发热的呼吸道病原有多种,而这些药物只对流感有效。


对于有发生重症流感或流感并发症高风险且存在流感疫苗禁忌或未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2周之内)的儿童,可考虑进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可以降低但并不能消除流感的风险,停药一段时间后会重新恢复对流感的易感性。因此不推荐对儿童进行常规药物预防。


问:孩子不爱喝药,能用果汁送服吗?


答:不建议这么做。果汁的成分复杂,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酸碱度与白开水不同,可能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许多药物需要通过人体肝脏中的酶(如CYP3A4)代谢,而部分果汁(如葡萄柚汁)可能抑制酶的活性,干扰药物代谢,甚至产生毒性;还有一些果汁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金属离子,可能会和某些药物结合,形成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因此,用药前,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按正确的剂量和给药方法服药。


问:发热是流感的典型症状之一,居家护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答: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将体温降至正常,而是在一定程度降温的同时增加孩子的舒适度,让孩子舒适安全地度过发热期。


不能同时服用两种退热药,这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不良反应;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并不能增加退热效果,反而可能弄错时间,甚至导致药物过量。


家长为孩子选择退热药时,既要选择适合年龄的药物,也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规范地给孩子服用,注意剂量和时间间隔,切记不能因为孩子的体温没降到正常而随意增加服用剂量或次数。


如果同时给孩子服用复方感冒制剂,一定要阅读药物成分表,避免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如退热药等)成分重复,如有重复请慎用,以免药物过量。


家长也应注意,孩子发热后既不要去捂热,也不要让孩子再次受凉。家长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孩子发热既重视,又不要过度焦虑,认真观察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尽早康复,同时避免家庭环境过于干燥,保证湿度,有利于孩子恢复。


问:高热惊厥是家长最“害怕”的症状之一,一旦出现该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应让孩子侧卧或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周围有尖角的东西,保证孩子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被伤害;惊厥发作时,不要给孩子口中塞入任何东西,也不能喂食任何东西,更不要尝试通过按压肢体而阻止抽动;记录惊厥持续时间和发作特点,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的发生,应呼叫救护车。多数情况下,热性惊厥会在5分钟内停止。


问: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答:绝大部分流感儿童都是轻症患者,可以居家护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已经确诊流感的儿童出现超高热、高热不退或发热时间超过三天,精神差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乏力,口唇发青,面色差,频繁呕吐或腹泻,抽搐,拒食,尿少或尿色变红,肌肉痛明显;或者出现症状反复,比如流感症状缓解后再次发热等均需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甚至发生危险。


问:孩子流感后会有后遗症吗?


答:绝大多数儿童感染流感后不会遗留后遗症。


但流感体温正常后,咳嗽和流涕可能还会持续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治疗方面还是以对症为主,保持空气湿润,促进气道恢复,咳嗽如果严重影响到休息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镇咳药物。部分儿童可能因气道高反应性而久咳不愈,尤其是有湿疹、喘息病史的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