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永和流体智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和智控”)公告,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孙公司昆明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简称“昆明医科”)100%股权的申请已获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受理。这意味着,永和智控投资的4家民营肿瘤医院将被全部“清仓”,这家以水暖阀门管件起家的制造企业,正式宣告全面退出医疗行业。
三折“甩卖”昆明医科
11月18日,永和智控发布公告,拟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孙公司昆明医科100%股权,首次挂牌底价不低于3592.77万元。交易完成后,永和智控将不再持有昆明医科股权,昆明医科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告显示,昆明医科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2025年1-7月,昆明医科实现营业收入1157.78万元,净利润为-659.48万元;2024年亏损496.75万元。这样的业绩表现,或许是永和智控急于抛售的原因之一。
记者注意到,这已是永和智控第四次公开挂牌转让旗下肿瘤医院资产。此前,永和智控已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孙公司达州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简称“达州医科”)95%股权(首次挂牌价格为2767.64万元)、凉山高新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简称“凉山高新”)70%股权(首次挂牌价格为936.53万元)、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医科”)73%股权及成都永和成对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的1493.5万元债权(首次挂牌价格为1493.5万元)。
至此,永和智控自2020年以来投资的4家民营医院被全部甩卖,这家从制造业跨界而来的公司将全面退出医疗行业。
公告显示,此次公开挂牌转让昆明医科100%股权的首次挂牌价格为3592.77万元,挂牌公告的起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4日至2025年12月5日。不过,永和智控提示,本次交易存在成功与否的风险,最终交易对方和价格尚不确定,可能会出现降价无人摘牌的情况。
据悉,昆明医科为永和智控于2020年以1.08亿元的价格收购,形成商誉7115.24万元。与前期收购成本相比,本次挂牌底价相当于打了“三折”。
业绩承压下的战略收缩
此番“清仓”医疗资产的背后,是永和智控业绩持续承压的现实。
公开资料显示,永和智控的主营业务是水暖阀门管件业务、肿瘤精准放射治疗业务、光伏电池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黄铜类有铅、无铅水/暖/燃气阀门和管件,少量紫铜、碳钢类卡压产品、TRV产品、分水器等流体控制设备及器材。2021年,永和智控实现营业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55.71%,首次超过10亿元,并创下新高;归母净利润1868.29万元,同比增长44.55%。
此后,其业绩急转直下。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永和智控营业收入分别为9.90亿元、9.48亿元和8.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4.19%和-13.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8.67万元、-1.56亿元和-2.9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40.16%、496.13%和90.42%。三季报显示,永和智控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下滑7.25%;归母净利润-6046.2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293.76万元。
永和智控表示,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系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产品毛利率下降;其他业务板块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同时仍需要负担较高的折旧费用和人工成本所致。
持续亏损之下,永和智控的实际控制人开始转让股权。2025年8月5日,永和智控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曹德莅与杭州润锋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润锋”)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曹德莅将其持有的公司3566.03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以每股8.9736元的价格转让给杭州润锋,转让价款3.2亿元。
交易完成后,杭州润锋将成为永和智控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孙荣祥将间接掌控永和智控14.65%的表决权,成为新任实控人。然而,此次筹划易主最终告败。仅一周后的8月12日,永和智控收到曹德莅发来的《告知函》,因在曹德莅多次催促下,杭州润锋仍未在协议约定期限内支付首期股份转让款2000万元至曹德莅指定收款账户,未履约。根据约定,转让协议自始无效,且自动解除,对双方自始无约束力。
如今,随着最后一笔医疗资产的挂牌转让,永和智控的战略重心或将明确回归主业。关于公司未来的战略重心将如何调整,在剥离这些医疗资产后,公司能否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等问题,11月16日,新京报记者向永和智控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