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创业慧康即将易主。


11月21日晚间,创业慧康发布公告表示,近日收到了杭州更好智投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杭州更好”)出具的告知函,截至告知函出具日,杭州更好已向指定的银行账户支付了首笔转让价款约1.58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港股上市公司华检医疗正通过杭州更好“三步走”入主创业慧康,受让股权、接受表决权委托后,华检医疗将进一步通过改组董事会、定增巩固公司控制权。


目前,创业慧康和华检医疗均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此次走到一起同样面临着业绩大幅下滑的局面。其中,创业慧康连续三年业绩下滑,至今尚未走出亏损状态。


2025年上半年,华检医疗实现期內溢利3832.6万元,同比减少70%。


杭州更好入主,背靠体外诊断企业


受让股权、接受表决权委托,杭州更好一步步入主创业慧康。


11月12日,杭州更好与创业慧康第一大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葛航签署协议,约定葛航将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杭州更好转让公司96525096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23%,每股转让价格为5.18元,总价款5亿元。


同日,双方进一步约定,葛航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06%,包含拟协议转让的股份)所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更好行使。


此后,11月14日,杭州更好与锦福源(海南)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锦福源”)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杭州更好与葛航、锦福源形成一致行动人关系。葛航、锦福源分别将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更好行使。


权益变动前后三方表决权、持股情况变化。来源:企业公告


权益变动完成后,杭州更好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23%,其拥有创业慧康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从0%上升至12.6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告提及,杭州更好将与公司商议择机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事项。协议转让过户后,杭州更好拟向上市公司推荐四名非独立董事、两名独立董事人选。


创业慧康表示,无论上市公司是否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事项,若杭州更好提名的上述董事全部当选且占上市公司董事会席位的半数以上,将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杭州更好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杭州更好股权结构。来源:企业公告


杭州更好的背后,是体外诊断企业华检医疗。


创业慧康公告显示,华检医疗为杭州更好的上层控股股东。华检医疗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7.81%、27.36%,华检医疗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因此,杭州更好无实际控制人。


2025年上半年,华检医疗业绩表现亦不佳。报告期内,华检医疗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比减少6.2%;实现期內溢利3832.6万元,同比减少70%。


瞄准中国AI医疗第一股创业慧康业绩三连降


华检医疗试图通过入主创业慧康,布局AI+医疗领域。通过本次并购与后续整合,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将创业慧康打造为资本市场认可的“中国AI医疗第一股”。


创业慧康成立于1997年,专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服务与创新,产品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卫生、医保、健康、养老等各种智慧场景。葛航为公司创始人,带领创业慧康于2015年5月登陆创业板。巅峰时期,公司市值超200亿元。


此次控制权变更前,公司已经长期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2022年5月,葛航、福鼎嘉盈、鑫粟科技、铜粟投资与飞利浦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合计向飞利浦转让公司155003087股股份,占公司彼时总股本的10%。2023年8月,飞利浦提名董事当选,葛航、飞利浦拥有公司表决权的股份比例较为接近,无任何单一股东能控制公司股东大会,无任何单一股东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近年来,创业慧康陷入业绩泥沼。2022-2024年,公司业绩已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公司更是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73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尚未扭转亏损现状。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2亿元,同比下降26.26%;归母净利润亏损1.22亿元,同比下降331.69%;


针对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公司在三季报中提及,报告期内公司也面临一定经营压力:部分客户需求释放延后,招投标节点相应推迟,加之若干项目验收确认进度不及预期,导致收入出现收缩等。


经营不振,公司市值持续缩水。截至11月25日,创业慧康股价报收5.43元/股,市值约84.12亿元,较巅峰时期已经腰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