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分拆时间表被迫作出调整。对此,联合利华在10月23日发布的最新财报中重申,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完成此次分拆。
根据联合利华此前公告,其冰淇淋业务已更名为“梦龙冰淇淋公司(Magnum Ice Cream Company N.V.)”,并计划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独立上市。数据显示,梦龙冰淇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公司,市场份额为21%。在中国市场,梦龙公司份额排名第二,落后于伊利。目前,联合利华已退出其在华冰淇淋运营主体——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股东行列,后者控股股东已变更为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近期增加约16亿元。
中国冰淇淋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将给梦龙公司尤其是对其高端产品组合在华经营提出新课题。

联合利华宣布调整梦龙冰淇淋公司分拆时间表。 联合利华官网截图
分拆时间表调整
联合利华10月21日宣布,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将对梦龙冰淇淋公司分拆时间表作出调整。目前,分拆筹备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完成此次分拆。在10月23日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报中,联合利华重申了上述内容。
该事项要回溯到2024年3月,当时联合利华决定将其全球冰淇淋业务分拆为独立业务,相关剥离工作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联合利华解释称,分拆冰淇淋业务后,联合利华将成为一家更简单、更专注的公司,经营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四个业务部门。剥离冰淇淋业务有助于联合利华管理层加快实施2023年10月宣布的“GAP”计划(增长行动计划),即做更少的事、做得更好、产生更大的影响,以推动更强劲的收入增长、更好的盈利能力,把财务和管理资源集中在其最强大、全球性或可拓展的品牌上。
联合利华董事会认为,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冰淇淋业务未来增长潜力将得到更好发挥。与联合利华其他业务相比,冰淇淋具有鲜明特点,包括支持冷冻商品的供应链和销售点、不同的渠道格局、更多的季节性和更大的资本密集度。独立后,冰淇淋管理团队将拥有运营和财务灵活性来发展业务、分配资源,以支持其独特的战略,包括进一步优化制造和物流网络,开发广泛、灵活的分销渠道。
2025年3月,联合利华宣布将其冰淇淋业务更名为“梦龙冰淇淋公司(The Magnum Ice Cream Company)”,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自2025年7月1日起,梦龙冰淇淋公司已经作为联合利华集团内的一家独立公司开展运营。根据该公司9月在伦敦举行的“资本市场日”内容,梦龙冰淇淋公司分拆工作将在11月中旬完成,成为一家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上市的独立公司。分拆后,联合利华将保留梦龙冰淇淋公司约19.9%的股份,期限最长为5年。之后,联合利华将以有序和慎重的方式出售剩余股份,以支付此次业务剥离的成本,并通过减少净债务来保持资本的灵活性。保留的股份表明联合利华对梦龙冰淇淋公司的支持。
中期目标展望
梦龙冰淇淋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冰淇淋公司就此诞生。
资料显示,梦龙冰淇淋公司业务规模达到83亿欧元,拥有1.9万名员工,产品遍及7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十大畅销冰淇淋品牌中,梦龙公司占据5个,包括和路雪(Wall's)、梦龙(Magnum)、Ben & Jerry's等,同时经营约300万个冷柜。据2025年9月路演内容,梦龙冰淇淋公司2024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1%,位列第一,且在美国、土耳其、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市场份额均排在首位。
2022年-2024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收入(revenue)分别为78.88亿欧元、79.24亿欧元、82.82亿欧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分别为9.19亿欧元、8.52亿欧元、9.81亿欧元(注:由于编制基础不同,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财务数据与梦龙冰淇淋公司略有差异),截至2024年占集团营业额(turnover)的14%左右。
财报显示,2022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基础销售额(underlying sales)同比增长9%,其中价格贡献率为9.7%,销量贡献率为-0.7%,这一业绩主要受户外渠道销量增长和夏季旺季带动,但不能弥补家庭渠道产品销量下降带来的影响。
2023年,联合利华财报用“失望”来形容其冰淇淋业务表现,“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该业务基础销售额增长2.3%,其中价格贡献率为8.8%,销量贡献率为-6%,主要受到高价弹性影响,消费者降价购买价值型产品。同期,联合利华整体业务在中国市场实现低个位数增长,主要受益于食品解决方案、美容与保健业务的增长,但家庭护理、个人护理和冰淇淋业务有所下降。
2024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销量恢复正增长,基础销售额增长3.7%,其中销量贡献率为1.6%,价格贡献率为2.1%。对此,联合利华归因于创新和运营改进推动了业绩改善,包括更有效的市场策略、分销改进和促销活动优化。同期,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出现中个位数下滑,除食品外,所有业务均表现疲软。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营业额为69.16亿欧元,同比减少1.1%。其中家用冰淇淋实现低个位数增长,户外冰淇淋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在欧洲和亚洲市场,“可爱多(Cornetto)”品牌在新口味和新款式驱动下实现高个位数增长。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冰淇淋业务将不再并入联合利华报表。
对于独立后的业务展望,梦龙冰淇淋公司在9月“资本市场日”活动中提及,其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来加速有机增长和提高生产力,包括通过做市创新增加冰淇淋消费场合,在所有零食价格点采取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在国际市场推出高端品牌,扩大跨渠道供应等。从2026年起,梦龙公司的中期阶段目标是年均有机销售增长率达到3%-5%,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年均提高40-60个基点,2028年和2029年的自有现金流达到8亿-10亿欧元等。
中国市场新课题
在10月23日举行的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分析会上,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提到中国市场情况令人鼓舞。对于即将剥离冰淇淋业务后的联合利华来说,其余四大业务已在中国恢复增长。目前,中国是联合利华健康业务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2023年前三季度,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实现低个位数的基础销售额增长。对此,联合利华表示,“我们从更加专注和量身定制的市场进入方法及产品组合高端化中,看到了初期成功”。
为分拆做好准备,梦龙冰淇淋公司在中国市场已有所行动。企查查显示,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成立。原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冰淇淋事业运营主体——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发生投资人变更,原控股股东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100%减少至73%,新进股东“梦龙冰淇淋荷兰控股3号有限公司”凭借4860万美元的出资额持股27%。
截至目前,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持有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梦龙冰淇淋荷兰控股3号有限公司则持有梦龙(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成为后者唯一股东。2025年10月15日,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发生变更,由原来的154200万元增加到315912.7万元,增资幅度超过16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起用的是同一管理班子。罗慧芬(LOH WAI FUNG)目前为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其他主要成员还有董事、财务负责人梦琳,董事徐宇淙,监事蒋沸。
根据9月路演内容,在中国冰淇淋市场,梦龙公司市场份额仅落后于伊利,位列第二,排在其后面的“追兵”有蒙牛、通用磨坊、沈阳德氏等。
中国冰淇淋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无疑给即将独立的梦龙公司提出了新课题,尤其对其高端化产品组合路线来说。据业内人士反映,受天气、库存、购买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近两年能够在市场上“走量”的冰淇淋新品集中在3元-5元价格带,较以往5元-8元定价有所下降,“大众降量,品质升级”成为行业普遍现象。经销商、渠道商也日趋理性,纷纷下调进货数量和销售预期。
有冻品一批商告诉新京报记者,2024年受消费环境影响,其冷饮产品销量下滑20%-30%。自“雪糕刺客”事件后,消费者对高价雪糕的接受度明显降低,“过去几年10元、15元的新品很多,现在做3元、5元新品都算高价的了。今年我3元以上新品进得很少。”
受上述因素影响,冰淇淋市场也在快速调整。2024年,高价雪糕代表品牌钟薛高倒下,部分临期产品被2.5元“贱卖”。2025财年二季度,受市场环境及消费信心不足等影响,哈根达斯中国门店客流量出现双位数下滑,试图通过扩大零售、餐饮服务和电商渠道来缓解逆势。“茅台退出冰淇淋市场”等传闻受到关注,并明确了酒旅融合的产品定位,重心转向茅台国际大酒店等B端(商业端)渠道。
与此同时,冰淇淋市场仍在吸引新玩家入局,以认养一头牛、新希望、海河、天友、菊乐为代表的乳企跨界者尤其多。
光明乳业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预包装冷饮市场规模仍在扩大,但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同时,冷饮行业竞争压力有所加大,消费需求多样化,新对手、新产品不断涌现,渠道多元化,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都在影响着行业环境。这也导致许多冷饮品牌业绩有所下滑。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