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10月16日,“心舒华夏—心肌病卓越诊疗全国示范项目”在北京落地,也标志着北京首个肥厚型心肌病门诊在安贞医院正式启用。新门诊将为心肌病,特别是致死风险较高的肥厚型心肌病,打通筛查、诊断、管理的快捷路径,并构建起一体化的规范化诊疗体系,能有效解决心肌病患者日常诊疗中的痛点,也将为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打造示范蓝本。


心肌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会直接损害心肌的结构与功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甚至降低生存率。其中,肥厚型心肌病(HCM)更是猝死、心衰、血栓栓塞背后的“隐藏杀手”。该疾病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发生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及《中国心肌病综合管理指南2025》中提及,约43.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会进展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25%的患者会发生房颤,而房颤是HCM患者血栓栓塞的最常见原因。


然而,这类高风险疾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却容易“走弯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强调,相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和普通的心衰而言,心肌病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诊疗方面是一个挑战,因为症状多样没有特异性,往往初始阶段难以辨别,并且诊疗环节的“碎片化”与衔接不畅也容易延误最佳干预时机。面对这一健康威胁,需要为患者构建“快速通道”,突破“早筛难、确诊难、治疗难”瓶颈,从而真正疏通肥厚型心肌病的管理渠道,为提升疾病整体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教授表示,安贞医院作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诊疗中心之一,一直以来在心血管领域的各个亚专科发展上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目前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包括心衰和心肌病等领域的发展都蒸蒸日上。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心肌病等亚专科的规范化诊疗意识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安贞医院全力推动肥厚型心肌病门诊的建立,希望能够把全新标准化的心肌病诊疗规范、诊疗流程落地,让规范诊疗惠及更多患者,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在这一项目的推动下,将标准化、规范化心肌病的诊疗流程推广到全国,加强全国协同,甚至国际合作交流。


作为落地“心舒华夏—心肌病卓越诊疗全国示范项目”的示范中心,安贞医院肥厚型心肌病门诊以“高效诊疗”为核心,从多维度构建全周期的高效管理模式,精准破解患者就医痛点。


马长生介绍,肥厚型心肌病门诊的成立,将以精准诊疗为引擎,构建从筛查、诊断到长期管理的一体化、规范化诊疗新路径,为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改善、综合长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同时也为中国在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上增加更多资源、更多机会,围绕肥厚型心肌病进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从而进一步转化改变临床实践。


对于项目的未来规划,蔡军表示,目前在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创新药物研发、创新手术治疗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未来计划以该项目为核心支点,将中心真正建设成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最终实现国际先进经验本土化,规范管理经验全国化,推动整个中国的心肌病亚专科的发展。


封面图片/医院供图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