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10月17日,上海浦东警方向贝壳财经记者披露连续侦破多起“黑医美”案件。


前不久,被害人李女士至上海浦东警方报案称,她此前通过微信好友推荐,购买了一款号称韩国进口品牌的肉毒素,然而在自行注射后,非但未能迎来期待中的“焕然一新”,反而迅速产生了过敏反应:头晕发热、视力模糊,身体机能受损,经过休养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前来报案。


嫌疑人发布的广告。


接到报案后,浦东警方侦查线索直指将肉毒素售卖给李女士的微信卖家。随后,在当地警方支持下,民警前往外省市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水、朱某昌抓获。经查,朱某水本是一名在微信朋友圈销售美甲美睫等美妆产品的小商贩,看到他人靠卖肉毒素赚得盆满钵满,便在利益的驱使下动了歪心思,自以为找到了“生财之道”。


民警研判案情。


然而,他既无药品经营资质,又对相关药品在保存运输方面的严格要求一无所知,只是简单地从朱某昌等无业人员处购入无资质药品,再通过普通物流快递给买家。在他眼中,这支肉毒素与他卖的美甲片并无二致。


目前,犯罪嫌疑人朱某水因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朱某昌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嫌疑人与被害人对话。


与此同时,针对主流媒体曝光的“医美速成班”黑色产业链,浦东警方在上海及多个外省市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并循线深挖,持续扩大战果。7月以来,已累计侦破医美领域相关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查获各类非法药品针剂2000余盒、1ML针管500余支、一次性皮肤点刺针800余支,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60余万元。


警方提醒,肉毒素系医疗毒性药品,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处方药品,且必须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由执业医师规范操作。切勿轻信微信朋友圈、网络平台等来源不明的所谓“进口”药品,更不要在美容院、美甲店乃至私人住所等非医疗场所接受药品注射。如发现相关违法线索,请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浦东公安供图)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