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乐高大飞车”项目现场已是一片忙碌,一场全面的“晨间大检查”正有序展开。

 

“晨检是‘乐高大飞车’每天运营前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游客,不少同事凌晨五点前就需要到岗准备。”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高级工程技术总监倪向旭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

 

今年6月试运行以来,作为乐园王牌项目的“乐高大飞车”曾出现“保护性停机”,引发外界不少关注与疑问。

 

正式运营数月过去,“乐高大飞车”运行怎样?安全性能如何提升?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进项目晨检现场,一探日常检查流程,揭开背后整套安全保障体系的神秘面纱。

 

直击乐高大飞车晨检:凌晨开工,为安全“上锁”


走进园区,记者来到大飞车的晨检区。这里,专业的技术运维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请按照人数,每人领取一把安全锁具,并将其锁定在启动按钮上,保管好钥匙,假若钥匙丢了或者忘记归还,今天我们的‘乐高大飞车’就不能运营了。”倪向旭认真地向贝壳财经记者说道。


据其介绍,这个挂锁的全称是“挂牌上锁”,英文名称叫Lockout/Tagout,简称LOTO。当设备或工具在进行维修、保养或清洁时,与设备相关的动力源被切断。这样该设备或工具就不能启动。同时所有的能源被关闭。“目的是确保在机器上工作的工人或相关人员不会受伤。”

 

技术工程工作人员对“乐高大飞车”“挂牌上锁”。图/俞金旻摄

 

倪向旭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道:“晨检是‘乐高大飞车 ’每天运营前至关重要的环节,许多小伙伴凌晨五点就需要到岗,它就像给设备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游客。”只见检修人员手持各种专业工具,对飞车的轨道、车体、座舱、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关键部位逐一进行检查。


在导轮检查区域,检修人员手持标准件,沿着轨道上方的导轮缓缓前行,仔细测量每一对导轮的间距,同时查看连接处是否牢固,有无裂缝或变形的情况。倪向旭解释说:“轮系是飞车运行的基础,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影响到飞车的安全运行,所以我们必须确保轮系的绝对安全。”

 

技术工作人员对“乐高大飞车”导轮间距进行检测。图/俞金旻摄

 

而在座舱检查区,检修人员对每个座舱的安全压杆等安全装置进行了严格测试。他们反复检查其锁止功能是否正常,用力按压安全压杆,确保其能够牢固地固定住游客。倪向旭强调:“这些安全装置是保障游客生命安全的关键,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倪向旭用力按压安全压杆,确保其能够牢固地固定住游客。图/俞金旻摄

 

在探秘过程中,倪向旭向贝壳财经记者详细介绍了“安全包络线”这一概念。他指着飞车的运行轨迹图说:“安全包络线就像是给大飞车划定了一个安全的飞行边界,它综合考虑了飞车尺寸、运行速度、周边结构、主题景观等多个因素,确保飞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据了解,“乐高大飞车”的安全包络线首先是厂家经过大量实验和计算精心设计得出的。其次在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工程师们通过模拟不同的运行场景,对飞车的各项参数进行反复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了最适合该项目安全运行的安全包络线。


倪向旭进一步解释道:“在飞车运行过程中,我们的传感器会实时监测飞车的各项参数,一旦发现任何参数超出安全控制系统允许的范围,系统就会立即触发保护性停机机制,确保游客的绝对安全。”

 

保护性停机背后:从高敏感磨合期到98.5%可用率


说到保护性停机机制,就不得不提到“乐高大飞车”上那些敏锐的安全传感器。倪向旭带着贝壳财经记者来到了大飞车的控制室,此时状态显示牌正显示为“工程技术”状态,表明设备由工程技术部控制。


“这些安全传感器就像是大飞车的‘守护者’,它们能够实时感知过山车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运行状态。”倪向旭一边操作着监控系统,一边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道,“我们有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监测任务。”


位置传感器可以感应各类移动部件的位置,为安全系统决策提供位置信息,速度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大飞车”的运行速度,一旦速度超出安全范围,就会立即发出警报;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飞车关键部件的温度,防止因过热导致设备故障;应力传感器则能够感知飞车在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应力,确保结构的安全。


除了安全包络线和安全传感器,“乐高大飞车”还采取了一系列多重安全措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在设备维护方面,乐园建立了严格的日检、周检、月检、年检体系。倪向旭介绍说:“每天运营前,检修人员会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晨检;每周还会进行一次更深入的周检,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检查和维护;每月和每年则会进行大规模的月检和年检,年检还需要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特检院的复检,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达到最高标准。”


在应急响应方面,乐园制定了分层响应机制。倪向旭说:“我们分为四级应急机制,从现场操作员到值班经理、值班总监,再到集团介入,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响应时效要求。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技术服务部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与运营部确认设备是否可以继续运行或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维护,决定是否疏散游客。”


此外,乐园还非常注重游客行为教育。倪向旭指出:“非理性行为,如翻越护栏、携带松散物品等,是游乐设备的主要风险源之一。我们在入园处设置了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还通过媒体科普、游客行前安全须知视频的播放等方式,向游客宣传安全知识,引导游客文明游玩。”

 

倪向旭介绍紧急疏散安全装置。图/俞金旻摄

 

对于此前“乐高大飞车”出现的“保护性”停机问题,消费者们一直十分关心。在探秘过程中,贝壳财经记者也向倪向旭提出了这一问题。


倪向旭坦诚地回应道:“保护性停机并不等同于事故,它是我们为了保障游客安全而采取的一种主动安全措施。此前出现几次停机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试运营初期的传感器敏感度较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我们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通过优化传感器性能、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已经将设备可用率从90%提升到了98.5%。”

 

优化游客体验:故障响应时效提速 快至5分钟


同时,度假区高级景区运营经理施诗也表示,“我们运营组也配合技术部门正不断提升游客体验。针对突发情况,除了值班组训练有素地快速响应外,我们还会为游客提供饮用水、冰激凌或快速通道等补偿措施。在遇到极端天气时,我们也支持游客门票改期,确保游客能够有一个愉快的游玩体验。”

 

度假区高级景区运营经理施诗介绍运营部门处置方案。图/俞金旻摄

 

在探秘过程中,贝壳财经记者还采访到了过山车之梦团体地区负责人、国际游乐园及景点行业协会(IAAPA)成员杨凯淳,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是一个过山车迷,其实近期也十分关注“乐高大飞车”的安全问题。”作为拥有超过200台过山车打卡数的资深玩家,他表示保护性停机是特种设备经常会被触发的状态,从技术上说这首先是一个令人安心的信号,停了,才是真正的安全。


杨凯淳坦言 ,一流的乐园应该通过透明沟通,如公开应急预案、设备复检流程等方式,建立公众信任,避免舆论恐慌。“上海乐高乐园可以通过爱好者社群、官方渠道等普及安全常识,邀请媒体参与应急演练,传递‘保护性停机=主动安全’的理念,让消费者更加理解和信任乐园的安全措施。”

 

文/ 俞金旻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