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罗欣药业”)披露一则定增预案,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26276545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42亿元,拟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原料药改扩建及冻干车间技改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其控制权发生变化。


拟使用募资2.53亿元“补流”


罗欣药业本次定增募资项目之一创新药研发项目投资总额2.2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07亿元。创新药研发项目包括注射用LX22001增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适应症的Ⅱ期及Ⅲ期临床研究项目、注射用LX22001增加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适应症的Ⅲ期临床研究项目以及替戈拉生片增加预防阿司匹林相关消化性溃疡适应症Ⅲ期临床研究项目。注射用LX22001的活性成分为替戈拉生,替戈拉生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为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也被称为酸泵拮抗剂(APA)。罗欣药业已经成功研发国家1类创新药替戈拉生片。


罗欣药业表示,创新药研发项目为公司创新药注射用LX22001的研发,以及现有创新药替戈拉生片新增适应症的研发,有利于拓展现有产品的治疗边界,在消化领域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增强客户黏性与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技术和数据壁垒,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促进销售增长。


原料药改扩建及冻干车间技改项目建设内容围绕核心产品产能升级、新增产品布局及配套设施改造展开,由子公司山东裕欣药业有限公司和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恒欣药业有限公司实施,投资总额4.7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83亿元。


罗欣药业表示,本次冻干车间技改项目,是公司主动应对监管趋势、系统提升生产标准的举措;原料药改扩建项目则是响应国家“医药出海”号召、布局全球市场、践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行动;同时,旨在通过实现核心品种的自主生产,构建全产业链协同优势。该项目还将实现提质、增效与降本协同。


此外,基于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罗欣药业拟使用2.53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近三年累计亏损超28亿元


罗欣药业是首家从港股私有化退市后又在A股借壳上市的医药企业。2005年12月,罗欣药业赴港上市,2017年6月,以私有化方式从港交所退市。2020年4月,罗欣药业借壳浙江东音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音股份”)在A股上市。


罗欣药业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于消化、呼吸、抗肿瘤等优势领域,产品主要为化学制剂、化学原料、中成药。不过,自2020年上市以来,罗欣药业的业绩并不稳定,上市首年净利润便出现大幅下滑,更在2022年陷入亏损,直至2025年上半年才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规模较A股上市之时已经“腰斩”。


2020年-2024年,罗欣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0.96亿元、64.78亿元、35.88亿元、23.64亿元、26.47亿元,同比变化幅度为-19.67%、6.26%、-44.62%、-34.11%、11.99%;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亿元、4.06亿元、-12.25亿元、-6.61亿元、-9.66亿元,同比变化幅度为-49.41%、26.63%、-401.63%、46.03%、-46.04%。其中,2022年,消化系统类、呼吸系统类、抗生素类、代理产品等销售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直接拖累了当年的整体营收。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罗欣药业也在布局创新药,不过,其多款创新产品是合作引进项目。2022年,罗欣药业从韩国HKinno.N引进的消化类创新药替戈拉生片获批,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实现了公司1类新药“零”的突破。随后在2023年、2024年,替戈拉生片又分别新增“十二指肠溃疡”适应症及“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适应症获批上市。替戈拉生片也确实成为罗欣药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所在的消化系统类销售收入在2023年、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163.63%、43.11%。2025年上半年,替戈拉生片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近140%。但受研发投入、创新药推广投入、资产减值、转让的子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等因素影响,2023年、2024年罗欣药业仍出现大额亏损。


从研发费用上来看,其研发投入呈连年下滑趋势,2020年至2024年,罗欣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3.61亿元、3.21亿元、2.05亿元、1.12亿元、0.87亿元;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却是研发费用的5倍到10倍,分别为20.03亿元、18.66亿元、17.30亿元、9.64亿元、11.41亿元。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同比下滑14.45%;归母净利润1769.50万元,同比增长119.95%。截至2025年6月末,罗欣药业货币资金3.93亿元,资产总计38.99亿元,负债合计24.1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2%。


除了业绩不稳定,罗欣药业高管也在频繁变动。2024年6月,其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刘鸿雁、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朱雪云先后辞职。2025年4月,罗欣药业先后宣布,副总经理及董事李猛辞职,朱晓彤不再担任副总经理。9月,陈娴辞去财务负责人职务。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