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额外补充微量元素,只需要吃面就可以补充全面,儿童营养辅食面,六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以吃。”在某品牌的直播间,主播正在推荐一款宝宝挂面,不少宝妈在直播间询问自家孩子适合吃哪一款。

近期,新京报记者调查儿童挂面市场发现,市面上“儿童挂面”品种繁多,大多通过“宝宝”“宝贝”等字样标识显示其儿童属性,且突出“无盐”“高钙”“钙铁锌强化”或“添加多种维生素”等健康标签。价格方面,较之普通挂面溢价明显,有的单价达到约50元/斤,是普通挂面的10倍之多。


多款热销的儿童挂面也将目标人群指向了婴幼儿,被电商平台主播及客服推荐或暗示可以给6个月-36个月的婴幼儿食用,甚至宣称可以当婴幼儿辅食食用。但据记者核查,不少产品并未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以下简称“婴标”)的标准,实际营养成分也没有达到“婴标”要求的含量。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儿童食品的国家强制标准,多数产品仅执行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营养强化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对此专家也提醒,强化营养元素添加效果因人而异,仍需通过日常饮食合理搭配来获得儿童的营养均衡。

“宝宝”挂面溢价高,有产品单价近50元/斤

“儿童挂面含有强化营养元素,对宝宝更好”“我也给家里孩子买了儿童挂面”……近日,多位宝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会给家中的宝宝选购儿童挂面,认为这类产品更健康。有家长表示,从孩子一岁起,就开始购买各种低盐、强化营养的“宝贝专用”挂面,认为这对宝宝健康更有益,买来给宝宝吃也更方便。

从市场来看,“儿童专用”挂面品类丰富,线上线下销售广泛。近期,新京报记者在商超、便利店、母婴品牌店探访发现,标识或暗示“儿童专用”的挂面琳琅满目。部分产品直接在包装上使用“宝宝”“宝贝”等字样,显示其儿童食品属性。例如家家悦(北京潘家园店)售卖的“沙河宝宝”鸡蛋挂面、优品生鲜(国瑞城店)售卖的陈克明“克明宝贝”杂粮小面,还有线下东城区幸福荣耀(新世界)店铺销售的“谷妈咪”营养强化多维小面条(猪肝菠菜面,218g),这些产品均通过类似方式强调自身的儿童食品定位。


不少儿童挂面产品在包装上使用“宝宝”“宝贝”等字样,显示其儿童食品的属性。新京报记者 刘欢 摄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输入“儿童挂面”,更多“宝宝”挂面产品涌现,包括白象的“贝多芬”系列挂面、博大食品的宝宝面条、陈克明“克明宝贝”儿童挂面等面条企业推出的儿童挂面产品。也有母婴品牌推出的专属款,例如“英氏时光清浅母婴品牌”店销售的一款婴幼儿加锌面条(猪肝菠菜,225g)、“秋田满满旗舰店”销售的“有机婴幼儿钙铁锌营养面”(200g)、“爷爷的农场”推出的有机婴幼儿五谷蔬菜营养面(210g)等。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儿童挂面”颇受家长青睐,销量可观。近期在电商平台搜索“儿童挂面”,前10款展示产品中,有5款销量超过3万单,2款销量在2万单以上。在产品评价中,有消费者表示,孩子在10岁以前都买的是儿童挂面,感觉更放心。另有挂面生产商工作人员曾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市面上的挂面只要沾上“儿童”或者“宝宝”字样,销量就会特别好。

从价格来看,多款儿童挂面的价格较普通挂面存在显著溢价,部分产品单价甚至高达近50元/斤。电商平台显示,陈克明一款“克明宝贝”杂粮小面(280g)售价8.3元,折算单价约14.82元/斤;而该品牌的无盐挂面(原味细圆,900g)售价10元,折算单价是5.55元/斤,另外一款陈克明“老妈厨房鸡蛋面”(900g)售价8.3元,折算单价为4.61元/斤。

新京报记者进一步统计线上线下8款“儿童挂面”价格发现,其单价区间在13元/斤—50元/斤。其中,“英氏”婴幼儿加锌面条(猪肝菠菜,225g)单价高达49.86元/斤,接近50元/斤;单价最低的白象“贝多芬”无盐高钙挂面(240g),折算单价也达到了13.89元/斤。

8款儿童挂面价格对比。制图/新京报记者刘欢


面对这样的高价差,不少宝妈虽坦言“确实不便宜”,却愿意为“安心”买单。“贵是贵了点儿,但总觉得这样更安全,孩子吃着也放心。”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向新京报记者坦言。在行业人士看来,儿童挂面普遍定价高于普通挂面,且仍有市场,这一现象折射出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关切。

非“婴标”挂面宣称可做婴幼儿辅食

新京报记者统计了上述8款儿童挂面的执行标准发现,“英氏”婴幼儿加锌面条(猪肝菠菜)以及“秋田满满”有机婴幼儿钙铁锌营养面执行的是国家强制婴标,其他品牌的“儿童”“宝宝”挂面执行的多为普通食品标准,有的是企业标准,有的是行业标准。例如,博大食品的“博大宝贝”无盐蔬菜面执行的是团体标准T/ZZFSA 003,而陈克明“克明宝贝”杂粮小面、金沙河宝宝鸡蛋挂面、白象“贝多芬”等儿童挂面执行的均是企业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儿童食品的国家强制标准。2020年,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T/CFCA0015-2020),但该标准仅适用于儿童零食,而非全面覆盖儿童食品,且作为团体标准,并不具有法律强制要求。当前有效标准中,仅有婴标对6个月至3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幼儿食用的谷类辅助食品制定了国家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款热销的儿童挂面也将目标人群指向了婴幼儿。部分并未执行婴标的儿童挂面产品,被电商平台主播及客服推荐或暗示可以给6个月-36个月的婴幼儿食用,甚至宣称可以当婴幼儿辅食食用。例如,在“谷妈咪”店铺中,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一款执行企业标准的挂面是否适合8个月大的婴儿时,客服称该挂面含有6种-7种营养元素,长出4颗牙的8个月宝宝可以吃。

在近期白象“贝多芬”宠粉周年庆儿童面专场直播中,主播在介绍“无盐高钙挂面”“山药挂面”时,声称6个月以上的宝宝均可以吃白象的“贝多芬”儿童挂面,并解释称,该系列面条就是给6个月以上的孩子专门设计的婴幼儿辅食面,而新京报记者购买该儿童挂面查证发现,其执行的是企业标准Q/BXSP 0003S,记者查询该标准是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发布的一项关于挂面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在电商平台,金沙河宝宝原味挂面的宣传页面写着“一般超过6个月的就可以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但具体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而定”;博大食品的客服称,店铺的儿童果蔬面条,在孩子吃辅食起就可以尝试食用。而上述两款挂面分别执行的是企业标准Q/JSH 0012S、团体标准T/ZZFSA 003,均属于普通食品安全标准。

陈克明儿童挂面在外包装标注“建议三岁以上儿童食用,以免吞咽不当带来不适。”该品牌在官方旗舰店的宣传页中也表示,国家对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有严苛的执行标准,儿童面也并非完全不能给幼儿食用,只是不能把它当成宝贝的主要营养来源,婴幼儿食品需要更丰富的营养摄入,所以更加推荐公司的婴幼儿面条。不过,旗舰店客服却表示,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食用儿童面条。


“婴儿可食”挂面实际营养成分如何?


“婴标”对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幼儿食用的谷类辅助食品制定了国家标准。要求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中必须包含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钙、铁、锌、钠等10项基本营养。


新京报记者统计7款客服或主播宣称“可给婴儿食用”的儿童挂面发现,这些儿童挂面的营养强化元素种类和含量各异。如对照“婴标”的营养成分要求,多款产品营养成分含量均未达到婴标标准。如白象“贝多芬”无盐高钙挂面、谷妈咪(虾仁海苔面)营养强化多维小面条和博大宝贝(无盐蔬菜面)3款产品展示了8种营养成分,而金沙河宝宝鸡蛋挂面和陈克明“克明宝贝”杂粮小面2款产品的营养成分表则仅包含能量、蛋白质、脂肪、钠4种基础营养成分。

7款儿童挂面营养成分表对比。制图/新京报记者刘欢


企业标准的“儿童挂面”能否给婴幼儿食用?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指出,这需要看预包装食品的执行标准,如果上述挂面执行的是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则其生产完全遵循该标准要求,完全适合婴幼儿食用。而执行企业标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制定的针对婴幼儿的辅助食品标准,而该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那么宣称适合给婴幼儿吃就没有问题,如果该企标不高于国家标准,那么理论上不应该备案通过;如果企业执行的是普通食品标准,给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食用并不违规,但宣称是“婴幼儿食品”或者“适合给婴幼儿食用”就涉嫌违规。“其实,给婴幼儿食用的食品,在营养学上有一些注意事项,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一个法规来规定是可以给婴幼儿吃还是不可以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建议,1岁以内的婴幼儿,应该无盐少糖不加调味品。对于五谷杂粮、鱼肉蛋奶等制品,要选择天然、新鲜、加工环节少的食品。购买时还应注意查看产品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和过敏提醒。云无心也指出,一些普通食品,如普通米粉、肉类、蛋制品、水果、蔬菜,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给婴幼儿吃本身没什么问题,它们也可以作为婴幼儿辅食的原料,只要消费者确认宝宝对其不过敏,并且注意烹调和搭配,给宝宝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而对于直播间主播对非婴幼儿标准的挂面宣称或暗示是“婴儿辅食”,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钟兰安律师向新京报记者称,广告法规定广告必须真实。上述直播间,所谓的婴幼儿辅食面条并没有执行辅食相应的标准,就违反了广告真实的规定,涉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其次,直播间销售的非“婴标”挂面,其生产企业很可能并未取得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却进行了明示或暗示供婴幼儿食用的宣传,这违反了生产许可管理规定。

“强化营养元素”有效吗?专家:因人而异

从产品宣传和市场受欢迎程度来看,这些儿童挂面之所以受青睐,主要源于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需求,而不同产品宣称的营养亮点各有不同。例如“谷妈咪”的营养强化多维小面条,其包装页面上显示“含有钙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强化营养元素”,包装背面还具体解析了每一种强化营养元素的功能。白象旗舰店的“贝多芬”无盐高钙挂面宣称“不含盐,含有钙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而“克明宝贝”的杂粮小面包装背面写着“三种杂粮口味,精选进口小麦”,以此暗示其健康属性。


不同品牌儿童挂面宣传“无盐”“含有钙铁锌”营养元素等健康卖点。新京报记者 刘欢 摄


8款儿童挂面配料表及表示健康属性的宣传语。制图/新京报记者刘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我国目前仅对婴幼儿辅助食品有强制标准,儿童食品还没有国家强制标准。不管是适龄儿童还是婴幼儿,目前的儿童挂面大多不含盐或者含盐量较少,这一点值得肯定,有利于减少儿童对于盐的摄入量。此外,在面条中添加一些营养强化元素也是有益的。营养强化在一些国家十分流行,主要用于弥补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流失,以及改善人们因饮食习惯导致的营养不足,而我国这类强化食品相对较少。

但她同时指出,强化营养元素的效果因人而异:有的孩子缺钙,就需要多喝牛奶、吃含钙食物;在铁和锌等微量元素方面,有的孩子经常吃肉,就不需要额外补充,都要根据个人差异来定。在强化营养食品之外还需要家长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均衡。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表示,宣称有益儿童发育的食品,添加有益营养素确有一定益处,但效果取决于儿童需求及营养素含量。儿童体质、膳食结构不同,缺的营养有差异,需依体质选择。他提到,很多“儿童专用食品”营养元素实际含量极少,几乎无效。消费者购买时应了解营养成分,勿被宣传概念迷惑。人体营养主要来自新鲜蔬果、鱼、肉、蛋,儿童发育易缺铁、钙、锌及某些维生素,除日常食物外,还需定期添加蔬菜、鱼虾、豆制品等食物。

食品科普专家云无心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除需要严格按照婴标生产的婴幼儿食品外,所谓的“儿童”“宝宝”食品都是企业的营销策略,虽不违法,但添加营养元素也没有太大必要。“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这些营养元素,但并非只能从特定食物(如挂面)中获取。比如需要补钙,正常喝奶制品就行;需要补铁,正常吃肉就可以,肉类中本身就含有铁元素。所以,一些基本营养元素通过正常饮食就能获取,添加微量元素的产品意义不大。”

也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分析,从理性角度看,这种高价差背后,除了部分产品可能在原料、工艺上确有差异外,更多的是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心理进行的市场炒作。很多儿童挂面的营养成分,其实通过日常合理的膳食搭配就能满足,并非一定要依赖这些高价的“专用”产品。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