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迎来年内第九次下调。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根据10月27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对比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自10月2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265元和255元。
折合成升价,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降幅分别在0.21元、0.22元和0.22元。今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已经经历21轮调整周期,其中6次上调,6次搁浅,9次下调。
零售价下调兑现后,居民出行成本有所减少。私家车单次加满一箱50升92号的汽油后将少花10.5元,私家车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升的燃油汽车为例,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下降16元左右。
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下降390元左右。本轮成品油零售价格“二连跌”后,公众自驾通勤和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或有利于提振驾驶出行次数和里程,建议调价窗口开启后消费者进站加油。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11月10日24时开启,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市场人士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大幅上调的趋势。
调价周期内汽油柴油市场价格呈现下跌走势
本轮成品油零售调价周期内,国内成品油市场汽油和柴油的批发价格均呈现下跌走势。
隆众资讯分析师夏文红指出,汽油需求缺乏节假日因素提振,整体表现平淡,同比仍呈下行态势;柴油虽处传统消费旺季,但已近尾声,需求亦显露回落迹象。与此同时,新一轮计价周期中原油变化率持续负向延伸,市场对后市预期偏谨慎,中下游多持观望态度。部分主营单位销售进度不及预期,为追赶销量频繁降价促销,导致批发价格延续承压下行,批零价差随之逐步扩大。
本轮调价落地后,新一轮计价周期中原油变化率以正向开局,对成品油市场形成偏强指引。汽油需求预计将保持平稳,柴油则因电商促销季获得一定提振,但北方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在正负因素相互抵消后,预计需求将呈窄幅波动,整体供需格局仍显宽松,预计批发价格仍将延续承压偏弱走势。
金联创分析师王珊指出,近期成品油批发市场行情对零售价下调多有一定提前消化。前期受到零售价下调预期影响,叠加终端市场需求提升动力不足,导致下游业者对后市预期普遍悲观,市场活跃度清淡不已。主营方面受国庆假期影响,10月销售周期缩短,中下旬销售压力不断增加。因此汽油柴油价格持续刷新年内低位。后期成本面支撑增强,加上原油接连收涨提振,国内油价陆续调涨,但因下游跟涨动力不足,实盘成交涨幅相对谨慎。
本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延续下行
本轮成品油零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延续下行。供应方面,OPEC+产油国联盟决定11月再次提高原油产量13.7万桶/日,增产幅度不及预期;此外,OPEC实际产量增幅弱于预期,说明增产的进展受挫,增产进度仍需观察。总体而言,原油基本面本身较好,对油价有一定支撑作用。市场人士指出,展望后市,地缘局势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整体来看,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卓创资讯分析师许磊指出,本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周期内,国际原油开局下跌,因IEA数据显示2026年石油供应过剩预期,叠加贸易紧张局势,原油价格一度触及5月初以来最低位,但随着地缘局势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原油下降等因素提振,原油低位反弹,两大原油指标位于60美元/桶上方波动,但是相比上个周期,本轮原油变化率持续在负值范围内运行。
宝城期货分析师陈栋指出,在地缘溢价凸显以及供应端预期扰动下,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重新获得溢价支撑。目前原油市场供需弱现实仍在,供应过剩压力增大,而需求端步入阶段性淡季,原油累库周期到来。在地缘强预期博弈供需弱现实的背景下,预计后市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或维持企稳偏强的走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