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中国区总裁丁泓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7月15日,2025贝壳财经年会消费大会在上海召开。在分论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全球实践与中国答案”的圆桌论坛环节,3M中国区总裁丁泓禹表示,树立ESG理念是企业ESG实践的首要基础,ESG是使企业保持领先地位、引领业界潮流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2024年10月,3M进一步明确了其短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使其范围1和2的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相较于2019年的基准水平下降52.6%,同时,范围3的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相较于2021年的基准水平减少42%。
丁泓禹表示,范围3减排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是企业的重点攻坚方向。为达成这一目标,3M从产品设计源头入手,系统性地嵌入低碳理念。例如在研发一款防护呼吸面罩时,从环保材料选择、节能工艺优化到绿色包装运输,3M实现全链条减排。数据显示,该产品上市两年内即减少碳排放超2000吨,相当于造林1400余亩。
另一个典型案例则是公司于2020年推出的新雪丽保暖材料。丁泓禹介绍,该产品采用循环再生技术,仅需5个回收矿泉水瓶即可制成一件保暖衣的填充材料。该产品推出当年,3M即回收利用了超2000万个塑料瓶,预计到2030年累计回收量将突破3亿个,这一创新不仅有效减少塑料污染,更显著降低了碳排放。
促进范围3减排,推动产业链协同减排同样重要。丁泓禹分享,自2024年起,3M要求所有上海城配物流供应商使用电动货车,未来,随着续航技术的发展,3M将逐步推广到长途运输,实现全电动化货运。
丁泓禹表示,ESG与企业效益的结合是ESG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企业,效益始终是核心考量,而创新正是3M连接ESG与效益的桥梁。3M正与合作伙伴研发碳捕获技术。3M凭借膜过滤材料的优势,从空气中分离碳,合作方将其固化。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碳捕获,还能通过碳交易创造直接收益,这正是材料创新推动ESG与效益双赢的例证。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