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费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1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上半年的影响因素、消费态势在下半年会得以持续,同时,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显著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

 

上半年,我国社零总额约为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上半年社零总额同比5%的增速令人满意。可以说,在海内外各种形势不确定性较大,且风险整体较高的情况下,我国消费市场依然经受住了考验。”

 

具体来看,上半年商品零售额约为21.8万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约为2.75万亿元,增长4.3%。

 

从细分类别来看,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同时,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上半年的零售额也均有两位数的增长,分别增长12.3%、22.2%和11.3%。

 

整体来看,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付一夫认为,上半年消费市场之所以表现不错,主要源于政策端的持续发力。“两新”扩围拉动了通讯器材、家电、数码产品等产品的销售,政策效果十分显著。同时,春节、五一、端午等小长假,居民出行需求旺盛,也带动了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的增长。“整体来说,上半年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都在不断修复。”

 

进一步“稳就业、促增收” 下半年消费仍保持乐观预期


展望下半年,有分析师担心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边际效益递减,后续消费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

 

对此,盛来运在1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我国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这个阶段正是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空间广阔,我国有超14亿人口,市场规模优势显著。中国未来的消费成长性非常好,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我们对下半年的消费仍然充满乐观预期。

 

“当然,消费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在这些方面,中央政策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措施都在继续推进,各地还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扩内需政策要求,按照消费提升行动方案部署,进一步‘稳就业、促增收’,改善消费环境,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盛来运称。

 

据了解,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仍将延续。今年相关部门直接向地方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今年年度内全年实施。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地方做好一、二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7月、10月将下达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支持以旧换新的中央资金共1380亿元。

 

付一夫认为,下半年“两新”政策的落地仍将释放消费潜力,但效果上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会放缓。“因此,后续要促进消费增长,单靠政策拉动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尽可能地盘活经济,即更加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拉动就业,让更多人有稳定的收入去促进消费,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房价止跌回稳,让居民形成良好预期,进而重塑消费信心。” 

 

暑期多地发放消费券 新消费场景激发居民消费活力

 

付一夫表示,当前正值暑假,各地政府也可抓住暑期消费的时间窗口,发放消费券,激发居民短期消费意愿。同时,各地还可发挥当地特色,举办类似于苏超的活动或者演唱会等,打造新消费业态、新消费场景,激发居民的消费意愿。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多地正在发放消费券,以拉动不同行业的消费。7月7日至20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财政局推出住宿、景区、文博场馆、演出、电影等多场景文旅消费券,消费者实名领券消费,通过平台预订参加活动的A级景区(含海上游船)、文博场馆、演出类产品,领取“满800元减200元、满500元减150元、满200元减60元、满100元减30元、满50元减15元”五档消费券,可享最高7折优惠。

 

7月10日-8月31日,湖北省将发放观影消费券,有“满30元减10元”“满60元减25元”两种优惠形式供用户选择,湖北省内正常营业的影院均可使用。用户可登录淘票票或猫眼领取,先到先得,抢完为止。

 

“当然,长期来看,切实提升居民收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让居民无后顾之忧,才能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这也是拉动消费的长期动力。”付一夫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