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

 

7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为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为8.79万亿元,下降2.7%。

 

从季度走势看,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了3.2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今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但也要看到,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上半年外贸规模创新高 6月指标全面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市场亮点频出。从总量看,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时,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

 

其中,三大类企业出口全部实现增长。上半年,民营企业出口8.52万亿元,增长8.3%;外资企业出口3.49万亿元,增长5.4%;国有企业出口9687.3亿元,增长3.8%。

 

进入6月份,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这三项指标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且增速持续回升,分别增长5.2%、7.2%和2.3%。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6月份我国出口增速提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6月份我国对美出口降幅有所收窄,对整体出口形成较大的推升作用;另一方面,6月份处于美国全球对等关税“暂缓期”内,我国企业对美国之外出口市场的“抢出口”现象仍在持续。

 

从贸易伙伴来看,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增量。上半年,我国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从出口产品来看,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均超两成,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同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达32.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

 

中美贸易方面,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为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下降9.9%,进口下降7.7%。

 

王令浚表示,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到了20.8%。近期,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的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

 

外贸政策持续发力 7月出口仍将正增长

 

展望下半年,我国外贸市场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根据世贸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预测,2025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2%,2026年预计将增长2.5%。报告预测,服务贸易也将会受到商品贸易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负面冲击。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今年4月份,海关总署牵头,会同20个部门及25个试点城市启动了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动29项措施落地落实,营造更加快捷便利、畅通高效、协调透明的口岸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外贸增长,目前看已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全国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达6741万标箱,增长11.3%,同时,全国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达2569.9亿元,增长7.5%。

 

除此之外,长沙、大连、深圳等地也出台了稳外贸政策。今年4月发布的《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十条》明确提出支持企业线下线上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鼓励扩大重点商品进口规模等措施,实施境外重点展会支持计划,全年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211场,按照企业实际发生展位费的50%给予最高60万元的资助。用真金白银支持外贸企业稳健发展。

 

王青认为,往后看,鉴于7月还会有一定的对美“抢出口”效应,外贸企业将继续积极开拓其它海外市场,7月出口有望保持同比正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称,总体来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中枢或有所下行,但趋势偏稳。但如果美国经济明显回落,或对出口增速有进一步的拖累。由于美国对华和转口地加征10%关税约导致最大2%的出口增速中枢回落,故不考虑基数效应出口增速中枢应在2.7%左右,对应第三季度可能的出口增速。而2025年四季度基数抬升将短暂地进一步降低出口增速中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