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大军集结,又吃出一家计划赴港上市的零食公司。
在竞争激烈的零食市场中,齐云山食品凭借南酸枣,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近年来,齐云山食品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约为2.17亿元、2.47亿元和3.39亿元,年内溢利也从0.26亿元增长至0.53亿元。其中,南酸枣糕和南酸枣粒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贡献了超过九成的营收。尤其是南酸枣糕,2024年收入约2.94亿元,毛利率为48.3%,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本次赴港上市,齐云山食品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储存能力、提升研发能力、发展电商基础设施及线上推广开支、增加现有及未开发市场的线下销售与经销网络的广度及深度等。
在招股说明书中,齐云山食品提示风险表示,由于公司产品易受消费偏好变化冲击,若未能及时预测、识别或适应市场趋势,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及定价造成下行压力,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去年收入超3亿元
南酸枣产品贡献超九成业绩
齐云山食品是一家专注于南酸枣食品产品的果类零食公司。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以零售额计,齐云山食品占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中国的零食市场呈现高度分散格局,按2024财年零售额计,前五大及前十大公司合计分别占总市场份额的5.9%及10.4%。按2024财年零售额计,齐云山食品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位列第九,占0.6%的市场份额。
1992年,齐云山食品推出第一款南酸枣糕。如今,齐云山食品已经推出5种南酸枣食品产品,主要产品是南酸枣糕和南酸枣粒,另外还有南酸枣凝、南酸枣软糖、南酸枣冻。
齐云山食品产品销售情况。企业招股说明书截图
从产品毛利率情况来看,南酸枣糕的毛利率略低于南酸枣粒。但从销售收入来看,南酸枣糕的收入显著高于南酸枣粒。
2022年至2024年,齐云山食品南酸枣糕的毛利率分别为47.3%、48.9%、48.3%;同期,其南酸枣粒的毛利率分别为51.9%、52.6%、52.7%。
2022年至2024年,齐云山食品南酸枣糕的收入分别约为1.93亿元、2.09亿元、2.94亿元。对于收入增长的原因,齐云山食品表示:“该增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提升令市场需求增加及我们经销网络的扩张(包括与客户开展业务),线下经销商数量由2022年底的140家增加至2024年底的199家。”
2022年至2024年,齐云山食品南酸枣粒的收入分别约为0.1亿元、0.23亿元、0.31亿元。据悉,南酸枣粒产品于2021年8月向市场推出,收入逐年增长同样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经销网络的扩张。
另一方面,相比于2022年和2023年,来自其他产品的收入在2024年有所减少,对此齐云山食品表示:“主要是由于我们战略性地降低了有关产品的产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生产南酸枣糕和南酸枣粒,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
整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齐云山食品的收入分别约为2.17亿元、2.47亿元、3.39亿元;同期,其年内溢利分别约为0.26亿元、0.24亿元、0.53亿元。
另外,南酸枣食品超过90%的营收贡献,让外界看到南酸枣糕大单品实力的同时,也让齐云山食品患上“南酸枣依赖症”。
齐云山食品坦言,由于公司产品易受消费偏好变化冲击,若未能及时预测、识别或适应市场趋势,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及定价造成下行压力,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我们无法保证将能够调整产品组合以适应市场趋势或消费者偏好及口味的转变。我们可能无法推出增长更快且利润更高的新产品类别,或减少销售下滑类别的产品供应。”齐云山食品称。
齐云山食品渠道销售情况。企业招股说明书截图
另外,记者注意到,齐云山食品高度依赖线下渠道。2024年,齐云山食品线下渠道的收入占比为89.3%,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为10.4%。
齐云山食品表示,未来通过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的销售增长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经销商与自营线上直销渠道之间产生竞争。倘若未能优化线上及线下经销商及直销渠道之间的产品组合及定价策略,或未能管理该等渠道之间的整合或线上与线下经销商之间的协调,则该等渠道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从亏损的食品厂到年入过亿的龙头企业
“刘志高说自己是个挺没特点的人,这或许也是他最大的特点。随和、实在的他,没有读过大学,参加工作以后,读了两年中专,就来到崇义县食品厂,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在齐云山食品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发布于2014年12月的文章《小酸枣铺就人生的辉煌之路》记录着公司的发展故事,文中的刘志高便是现在齐云山食品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控股股东之一。目前,刘志高主要负责齐云山食品的企业战略规划、监督整体运营及业务发展。
招股说明书显示,自1986年9月起,刘志高担任崇义食品厂厂长,并担任该职务至食品厂的资产及负债于2000年3月划转至齐云山食品为止。
《小酸枣铺就人生的辉煌之路》中写道,1992年,刘志高担任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开发研制出新产品“齐云山”南酸枣糕、南酸枣茶,逐步由传统作坊式的小型食品加工转向以生产“齐云山”南酸枣糕为龙头产品的现代化生产。
“1986年,我23岁,在国有体制里一待就是11年。事实上,这11年间,我们也做过很多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种类等等,但是效果甚微。1997年,我开始考虑,企业应该转制。”刘志高表示。彼时食品厂已陷入严重困境,亏损不断增加,严重的债务使企业几乎无法生存下去。1997年,刘志高和企业五十名员工一起集资,将企业以私企(崇义食品厂)的名义买下,重新盘活了资产。
今年4月26日,刘志高在公司年会上表示,2025年要以“归零心态”再出发:紧跟渠道变革,拓展新市场;强化产品创新,锚定新赛道;着力提升工厂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激活数智化;坚持“三包”政策,包种苗、包技术、包收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