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大模型出现后,我们离AGI(通用人工智能)还差什么?这场学术会议给出了思考。
5月24日至25日,首届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在京举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朱松纯教授表示,构建一个通用智能体必须赋予它自驱的价值和意义,这和教育学生类似,如果他(指学生)对一个东西没有价值(判断)就没有动力。“智能的本质不是数据驱动而是价值驱动。”
机器人是一种实体Agent(智能体)。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RoboticsX实验室负责人张正友认为,有了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还远远不够,只是相当于有了“20岁大脑+3岁身体”,甚至并不协调。“我们应该期待的技术指标是机器人能够实现身体与智能的融合,能够自主学习、处理问题,在环境变化、不确定时可以自动调整规划系统,那可能才是通用智能机器人AGI。”
具体来看,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黄思远认为,打造通用具身智能体非常有必要理解三维场景,而如何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机器人运动、智能体操作结合起来是通向真正通用具身智能的关键。
当前,机器人仍存在走不稳、抓不住等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刘宏提出,最核心的是要提升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场景下的视觉感知和自主学习能力,这需要建立视觉特征的统一表达和建模,建立一种实时多元特征交互,支持视觉语义的完整表达。“简单来说,就是努力把基于视觉特征的多元交互架构,把零样本的语义初始化和小样本的交互架构学习和大量的参数训练,融合到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实现机制中。”
首届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会上,腾讯混元模型矩阵、淘天集团多项最新AI技术成果同步亮相。
编辑 李铮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