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三类共10项具体宏观货币政策,其中包括了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已有工具额度等。


“央行此次再贷款工具量价结合,力度大、支持面广、使用也更为便利,发挥好了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有权威专家指出,当前经济循环仍然存在堵点,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未来货币政策需要更多采用结构性工具,支持扩内需,挖掘新动能,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首降利率 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政策激励作用 


潘功胜表示,央行将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政策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首次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


据了解,此次是央行首次全方面下调各项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既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长期性工具,也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阶段性工具。


“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政策激励作用。 ”权威专家指出,此次降低利率0.25个百分点,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政策激励,进一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牵引带动作用,激励商业银行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央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5.9万亿元,是央行重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增设一项新工具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快速落地 


在发布会上,潘功胜提到,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今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已明确要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日,央行宣布正式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新政策工具将激发服务消费和养老市场活力。”权威专家指出,一方面,可进一步激发国内服务消费潜力,促进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完善养老保障,在更长期限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新政策工具是对前期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和升级。2022年4月,人民银行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额度400亿元,先期以试点方式开展,后拓展至全国。


权威专家表示,新政策工具额度更大,支持领域更广,利率更低,在全国范围内均适用,是对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升级,体现了货币政策对消费、养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增加两个结构性政策工具额度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在本次系列政策中,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额度有所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均增加了3000亿元。


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方面,潘功胜宣布,该工具的额度从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后,还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的额度和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的额度打通使用。


权威专家表示,增加再贷款额度,有利于支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相关领域贷款投放,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此外,央行此次还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权威专家指出,支农支小再贷款是人民银行支持普惠金融领域的长期工具,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将支农和支小再贷款两个工具合并管理,并改革了管理方式,更高效地激励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此次增加额度是改革后首次增加额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优化两项结构性工具 持续发挥对资本市场的托底作用


本次发布会上,潘功胜指出,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以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机构的市场需求。 


权威专家表示,两项工具创设后受到市场广泛欢迎,业务规模和响应速度都较为理想,人民银行将两项工具额度合并使用,能够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拓宽单项工具的额度上限,从而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机构需求。 


去年10月,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创设了上述两项工具,首期额度分别为5000亿元和3000亿元。市场人士普遍表示,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和行业机构融资和投资能力,有利于发挥好这些机构市值管理责任和维护市场稳定作用,也体现了中央银行对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探索。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互换便利已开展2次操作、总金额1050亿元;超500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贷款总金额近3000亿元。 


“两项工具政策要素将不断完善,持续发挥对资本市场的托底作用。”权威专家指出,政策实施过程中,人民银行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各方建议,已在参与机构支持范围、贷款期限和自有资金比例等方面优化了工具政策要素。专家预计,未来相关部门还将根据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更好发挥两项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