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收官”,假日餐饮也以客流、翻台率成倍增长的亮眼成绩体现着北京假日经济的热度。5月6日,新京报记者从多家餐饮老字号、知名餐饮企业了解到,在5天假期中,多个老字号成为本地消费者聚餐、来京游客品尝京味儿美食的“必打卡”场所,人气网红餐饮热度持续上升,排队客流再创高峰。
多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夏天来临,餐饮消费迎来旺季,目前餐企已着手从菜品、用餐环境等方面进行相关准备,“备战”5月底的端午假期以及随后的夜经济、暑期经济。
多个老字号营收超越去年同期
北京华天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五一”假期,北京华天旗下老字号总体营收超过去年同期。其中,同春园营收同比增长近30%,华天二友居肉饼、庆丰包子铺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部分餐厅散台每天翻台率达5-6次,用餐高峰期等位近百桌。
“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多家餐饮老字号成为游客的“必打卡”场所。受访者供图
同春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假期期间的午市翻台率达到3-4次,5月1日至3日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门店的招牌菜松鼠鳜鱼在假期期间每天都能卖出100多条。同和居月坛店的午、晚两市包间在假期期间全部订满,每天用餐高峰期大厅等位顾客接近百桌。
作为旅游旺季的“五一”假期,来京游客也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尤其景点附近门店人流明显增多。例如同和居什刹海店、鼓楼马凯餐厅、庆丰包子铺三座桥店等景区门店客流增长显著。鼓楼马凯餐厅经理张雪肖介绍,“五一”期间,顾客等位要持续到下午两点半,外卖档口的羊肉串日销量突破千串。
热门餐饮再破排队等位纪录
假期期间,北京多个平日就排队等位不间断的人气餐饮热度再升级。北京胡大饭馆客流环比放假前增长超过60%,招牌小龙虾在5月2日当天的销量超过11600斤。北京胡大饭馆运营总监张胜滔告诉新京报记者,“五一”假期正好是北京春末夏初的好季节,也正式开启了“吃虾”旺季,胡大饭馆总店的单日排队取号量超过了6500桌。“食客排队从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半左右才结束,打破了以往的排队纪录。”
费大厨辣椒炒肉相关负责人表示,费大厨北京多家门店在假期期间基本上从上午11时开餐就开始排队等位,合生汇店、西直门凯德店等多个位于热门商圈的门店每天同时段取号等位超过百桌。北京大兴荟聚店在营业时间内全天全时段等位桌数均保持在200桌左右。全国多个门店的有机海带苗肉丸汤、低糖谷物饭一度卖到沽清。新京报记者还了解到,5月1日,费大厨辣椒炒肉在成都春熙路IFS开出成都首店。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开餐1分钟等位桌数就超过了150桌,很多消费者的等位时长超3小时。“全天取号超过2200人次,从菜品销售来看,相当于一天就卖出了2头黑猪。”
多家人气餐饮排队等位数量再创新高。受访者供图
西贝餐饮集团方面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的到店客流量较清明假期明显增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热门商圈内的门店均出现用餐高峰期排队现象。成都、西安等文旅热门城市的门店等位及翻台也明显上升。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像西贝北京六里桥店这样的旗舰店,“五一”假期前3天均出现用餐高峰,所有包间全部订满。“西贝新烤鸭、儿童餐新品‘嫩烤DHA大黄鱼’套餐等都成为热销菜品。”
呷哺呷哺方面的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呷哺呷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8.85%,北京核心商圈门店增长超31%,新开业的定慧里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人套餐、香辣牛油锅底及茶米茶饮品持续热销,新推出的“人气牛羊双鲜双人餐”因为高性价比成为消费者首选,特色炸食、甜品等受到年轻群体青睐。此外,旗下的湊湊火锅日均营业额达到平日周末水平,单日业绩约为非假期的3倍,假期期间多个门店的包间使用率为饱和状态。
巴奴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五一”期间,全国门店消费数据创历史新高,进店消费顾客突破千万人次。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门店翻台数据突破预期,北京合生汇总部店高峰等位桌数超150桌,翻台率突破10。
餐饮多元化“现身”市集、文化节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五一”假期,很多餐饮打破以往模式,开始了多元化、多场景的探索。惟妙惟肖的中轴线点心、清甜醇厚的乳酪酸奶……“五一”假期时值北京的旅游旺季,在第二届“花开地坛”青年节上,中华老字号萃华楼的摊位成为很多游客购买“新北京伴手礼”的“必打卡”。“老字号的人气和热度,除了体现在堂食上,也体现在更多的场景上。”萃华楼集团出品研发总监王培欣表示,假期期间,萃华楼门店堂食排队几乎要持续到每天下午两点左右,同时,售卖萃华楼特色糕点、酸梅汤、杏仁豆腐的摊位,也出现在地坛公园、莲花池公园、龙潭中湖的假日市集上,让更多人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老字号。
“五一”假期,2025崇文喜市·啤酒文化生活节拉开帷幕。据介绍,这场以“慢品东城 快意人生”为主题的夏日盛宴,跨越“五一”“端午”“六一”等假日节点,将持续至6月30日。啤酒文化生活节现场包括了四大特色板块,精酿美食区的精酿啤酒品鉴、美食市集的多种风味小吃都极具热度。文化体验区围绕“啤酒”核心元素搭建的“微风露台”成为热门打卡点。在公共活动区的露天舞台上,乐队、舞蹈、魔术、相声等表演轮番上演,为市民们带来视听盛宴。
假期期间,北京多个市集、文化节开幕,为假日经济持续增加热度。受访者供图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五一”期间,海底捞继续针对演唱会等活动,打造“演唱会服务链”:门店开通专属接驳大巴;三里屯太古里、劲松等门店推出凭票根享菊花茶、行李寄存及菜品折扣活动;合生汇店化身“演唱会主题空间”,用气球装饰、KTV专区、射灯装置营造沉浸氛围,还提供免费酸梅汤、金橘柠檬水等饮品。
“露台”“露营”预热餐饮夏日经济
“立夏”已到,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多家餐饮企业都将菜品研发及营销重点瞄准了“夜经济”。张胜滔告诉新京报记者,进入夏季,簋街客流上涨,小龙虾迎来销售旺季。从今年的市场消费趋势分析,顾客更加追求质价比和产品多元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胡大招牌产品小龙虾从15只起售,调整为10只起售,还添加了必点特色菜的小份菜销售,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消费需求。”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初夏“露台经济”“露营经济”已呈现出超越以往的热度。东城区近日启动了“微风露台计划”:登上红桥市场的楼顶露台喝咖啡、看天坛,成为“五一”假期新的“打卡点”;在灿然书屋二层露台喝茶、读书,吃老北京茉莉花冰淇淋。张胜滔说,胡大三店的露台开放后,很多消费者宁愿多排几桌,也一定要在露台上享受吃虾喝啤酒的乐趣。同时,胡大饭馆每晚9时正式开启“夜场模式”,安排歌手驻唱,夏季还会增加现场打碟和花式调酒等服务。
全聚德前门店在5月1日正式推出“望天儿”户外露台餐厅,消费者在这里用餐的同时,可以将前门大街的街景尽收眼底。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望天儿”取自北京话中“悠闲”的含义,围绕这一主题,餐厅推出了多款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套餐菜品。“讲究双拼·瓷器对酌” “露台三结义·敞亮局儿” “组团望天儿·倍儿瓷器”分别对应不同套餐,每个套餐不仅涵盖了全聚德的经典烤鸭,还包含了冷食与热菜。“我们还摆放了打卡拍照背板,为每款套餐制作了‘望天儿’‘敞亮’‘瓷器’等北京话解读专属书签卡片,让消费者在用餐的同时感受到北京文化的魅力。”
夏日到来,北京多家餐饮企业开放并打造特色露台。受访者供图
此外,“露营”也成为进入5月以来的餐饮热词。新京报记者从肉串汪方面了解到,5月17日,肉串汪将在北京南海子公园举办烤串音乐节,为消费者带来人气乐队表演、亲近自然的草坪烤串等夏日活动。“活动在微信公众号预告后,当天的露营桌预订就超过总数的一半。”北京周边的门头沟、密云等郊区成为游客“五一”游的热门去处。海底捞方面表示,从4月开始,海底捞露营火锅北京妙峰山店、南海子公园店、昌平辛庄店陆续营业,给消费者带来边吃火锅边赏美景的独特体验。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