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进入二次创业攻坚阶段的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410.SZ,以下简称“广联达”)第三季度业绩正向增长。10月29日,该公司披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至9.6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4%,至9975.02万元。


成立于1998年的广联达,于2010年5月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广联达的产品从单一的建筑行业预算软件扩展到数字造价和数字施工两大业务板块,以及包括数字供采、数字城市、数字装修、数字金融、数字教育等多个业务单元,同时进军海外市场。


广联达官网显示,这家公司计划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基于端、云和大数据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产业大数据、产业新金融的增值服务。2017年,该公司董事长刁志中曾公开提及“数字建筑”的概念,这成为后续其公开募资的最大由头,并成功吸引高瓴资本和瑞银等机构参与。其中,高瓴资本凭借此次定增成为广联达第七大股东,而且尚未套现。


由于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该公司货币资金与2019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这笔约26.63亿的募资已经投入使用了约10.76亿,其中公司债务已经偿清。造价大数据及AI应用、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等五个项目陆续投入资金。渤海证券曾发布研报称,广联达这五个项目的实施将帮助其增强在建筑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地位。


在广联达的业务板块中,数字造价业务板块是成熟业务,正在经历云转型,上半年新签云合同大幅增长。第三季度,造价业务云服务递延收入增加,以及该业务转型带动增值税收回率下降。2019年之前已转型11个地区,2020年,广联达计划将云转型区域增加至25个。


数字施工业务板块则是重点突破的成长业务,其已经形成了整体解决方案,期望为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业绩发布前几天,10月12日,广联达公告,以约4.08亿元,从其他股东手中收购了洛阳鸿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科技”)90.67%股权。交易完成后,鸿业科技成为广联达全资子公司。


广联达公告显示,鸿业科技服务于工程类CAD设计领域和城市信息化建设领域,致力于市政、建筑、工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研发。2010年,鸿业科技确立了所有产品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理念进行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为工程行业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BIM解决方案。


国盛证券研报称,广联达和鸿业科技同属于建筑科技领域的企业,将鸿业科技整合进广联达,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广联达与鸿业科技将在工程设计领域形成显著的战略协同效应。其他多家券商机构也在研报中指出收购鸿业科技,有利于广联达BIM业务的补充。


事实上,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市场仍在起步阶段。华创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高达近25万亿,但建筑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1%,远低于发达国家1%的水平。


对于创新业务,广联达近期也有新的动作。10月29日,广联达披露董事会已同意全资子公司广联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理子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合作开展金融科技业务。


据悉,保理子公司将通过向建行深圳分行提供数据风控模型及推荐模型筛选出的申贷供应商,协助建行提升平台云贷业务审批效率和资产质量,共同为建筑产业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双方合作处于起步阶段。


广联达尚未对创新业务进行业绩披露。2020年半年报中,其他业务板块营收仅占整体营收约1%,而在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广联达并未对各业务板块单独披露财务数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梁辰 编辑 赵泽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