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理财是选存款,还是买银行理财、基金?


近期,随着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披露,一场关于选择存款还是购买理财产品的讨论正在上演:一方面,部分银行定期存款规模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多家银行非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称“手续费净收入”)恢复正增长,其中部分银行这项收入翻番。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从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基金产品中,他们认为,当前存款利率太低,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才能保证收益增长。


“今年三季度以来,由于资本市场涨势不错,各类理财产品确实出现了较大涨幅,这带动了银行手续费净收入的回升。但同时,部分银行由于定期存款增速高有些是因为资产增速高,需要吸储。”有银行分析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部分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投资者仍会选择定期存款作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但在市场向好的行情下,银行理财、基金产品销售有所好转,存续规模也有所上升。


财富管理市场回暖 多家银行手续费净收入持续回升


“我今年基本上没有继续存银行的定期存款了,而是主要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毕竟理财的投资收益要比存款高很多。”家住北京地区的投资者温娟(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三季度以来,她看到资本市场持续回升,希望可以从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因此她将此前到期的定期存款全部转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


她算了一笔账: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2%-4%,基金产品盈亏不定,但目前总体累计收益也保持着相对较好的水平,高于2%左右的银行存款。


今年三季度以来,资本市场的火热让不少投资者纷纷将资金从银行存款转入了银行理财、基金等投资产品中。这也推动了银行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的上涨。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在A股上市的42家银行中,有26家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正增长。其中,常熟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364.75%,瑞丰银行则同比增长162.66%。而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净收入562.02亿元,同比增长0.90%,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是近三年来首次转正。


招商银行副行长、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彭家文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手续费净收入中的重点项目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18.76%,较上半年增速进一步加快,其中代销理财、代理基金和代理信托计划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18.14%、 38.76%和46.79%。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降7.05%,降幅较上半年显著收窄。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回升向好,公司抓住机遇,财富管理业务增速良好,优势更加突出。”彭家文指出,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未来增长空间还是非常大,该行希望能够抓住这些机会。


建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纪志宏也指出,建设银行要抓住资本市场结构性行情带来的机遇,财富管理业务边际向好。代销基金、第三方存管(CTS)延续今年以来较好增长态势,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速。代理保险抓住预定利率下行前的窗口,加大与头部保险公司合作,二、三季度销量实现较好增长,带动当季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托管规模保持同业领先地位,在公募基金、养老金等产品收入增长带动下,三季度当季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发布的《2025 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5%,比上季度高5.6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五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非保本理财”“基金信托产品”“股票”“债券”和“非消费型保险”,选择这五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6.0%、26.4%、17.2%、14.8%和11.1%。


银行个人定期存款普遍上升 揽储需求仍然存在


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但从A股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来看,披露相关数据的9家银行,个人存款中的定期存款规模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数据显示,杭州银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从2115.17亿元跃升至2731.1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9.12%;成都银行、南京银行两家银行前三季度个人定期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在24%之上。而浦发银行三季度末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12801.13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2.61%。


“部分银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偏低,因此这部分投资者不管银行利率是否下降,都会以银行定期存款作为主要的理财手段。”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前资本市场也出现一定的波动,部分投资者也会将部分资金放入银行存款中做对冲。


一位湖北的投资者艾敏(化名)表示,她折腾了5年,最后发现最好的理财还是银行定期存款。她此前购买的基金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我现在只存款,宁愿少赚一些。”


社交媒体上,不少投资者与艾敏类似,由于此前投资基金等产品亏损,当前存款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这也符合央行三季度发布的储户调查的结果:三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2.3%,比上季度低1.5 个百分点,但仍大幅高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


“从银行端来看,尽管净息差仍有压力,但对于部分资产增速较高的银行而言,揽储仍然十分必要。”有银行分析人士指出,尤其是区域银行,目前扩表正在加速。


不过,个人定期存款余额的增长为银行带来稳定的负债规模,银行也要面临负债成本管理和流动性匹配的挑战,因此负债管理仍是各家银行的重点任务。多位银行高管指出,未来,以存款利率为代表的负债端付息成本还将进一步下行。


存款利率或将持续下行 存款向理财搬家或将持续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存款利率仍然持续下行,而存款向理财“大搬家”的趋势仍将延续。


融360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仍然在持续小幅下跌,与上个月相比,变动幅度较小。


“利率下行趋势延续下,以及政策传导时滞,导致9月份虽然没有出现政策性利率调整,但定期存款利率仍然处于下行通道。”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研究员艾亚文表示,整体来看,存款利率仍存在下行压力。此外,短期看,受银行净息差压力驱动,存款利率曲线扁平化及期限结构倒挂现象可能会持续,但幅度可能会收窄。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认为,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资产从存款转向理财的“大搬家”驱动了银行理财规模的大幅上涨。他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一方面,三季度恰好是此前存入的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的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使得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董希淼指出,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居民将到期的存款转而配置理财产品,形成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而含权的理财产品备受青睐。


此外,董希淼还指出,投资理财要基于自己的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无论是哪种理财方式,一定要选择自己了解的、适合自己的方式产品,不要跟风投资、盲目投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