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的成绩单再次“拉响警报”。
2025年三季报显示,江淮汽车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4.34亿元。与此同时,其9月汽车总销量同比减少15.5%。困境之下,尊界品牌和海外市场成为两根“救命稻草”,被江淮汽车寄予厚望。
然而,尊界品牌定价较高,并非“走量”产品,能否成为市场爆款、带来可观收益尚存疑问;海外市场则面临技术标准严苛、法规要求严格等难题,进军成本高昂且前景难测。

最近5年江淮汽车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制图
净利暴跌超300%,主力车型销量下滑
2025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15.13亿元,同比增长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1亿元,同比暴跌303.95%。前三季度,江淮汽车共实现营业收入308.73亿元,同比下降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4亿元,同比转亏。
江淮汽车最新发布的销量情况也并不乐观,其过去依赖的几大主力板块均出现大幅下滑。9月,江淮汽车多功能商用车销量同比减少55.5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销量下降45.78%,皮卡销量也下滑了37.72%。这些核心业务的销量萎缩,也引发了投资者对江淮汽车在中国本土市场竞争力的质疑。
纵观2025年全年,江淮汽车的颓势也未缓解。1-9月,公司累计产量约为28.1万辆,同比下滑10.53%;累计销量约28.17万辆,同比减少10.66%。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江淮汽车的转型步伐显得迟缓。尽管其通过为蔚来汽车代工早期车型,涉足了高端电动汽车制造领域,但自身品牌的电动化产品序列未能形成市场竞争力。
在他看来,当主流车企纷纷推出具有价格和技术优势的新能源车型时,江淮汽车在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快速流失,在新能源赛道也未能占据一席之地,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押注尊界,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汽车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尊界,被不少人看作是江淮汽车的“救命稻草”。2025年5月30日,尊界S800正式发布,售价70.8万-101.8万元。该车上市4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5万辆。
但是,江淮汽车在三季报中指出,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呈现规模效益。柏文喜也指出,尊界定价较高,并非“走量”的产品,百万级别售价的车型能否成为市场爆款,可为江淮汽车带来多少收益还是未知数。
与此同时,与国内业务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淮汽车正将战略重心转向海外。
今年10月,有消息称江淮汽车正在进入德国市场,将在德国首批推出3款车型,包括纯电动小型车E30X、电动皮卡T9 EV以及燃油七座SUV JS8 PRO。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向江淮汽车方面求证此事,截至发稿时暂未获得证实和回应。
江淮汽车确实一直在走向海外。今年10月15日,30辆身披红花的安凯天然气公交车整装待发,即将服务尼日利亚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自2003年起,江淮汽车旗下的安凯客车便持续深耕非洲市场。2025年以来,安凯客车向吉尔吉斯斯坦交付了120台新能源客车,其新品在比利时世界客车博览会上亮相。
今年9月16日,江淮汽车在秘鲁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开设了新专营店,江汽集团已在该地布局5家网点。
突围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
在柏文喜看来,商用客车出海战略背后是公司寻求突破国内红海市场的迫切需求。如果江淮汽车真的进入汽车工业腹地德国,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并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全球化的新故事。
不过他也提醒,德国市场以其严苛的技术标准、成熟的消费者和强大的本土品牌而闻名。江淮汽车作为一个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的品牌,要在BBA(奔驰、宝马、奥迪)的故乡建立起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
此外,欧洲在安全、环保、数据隐私等方面的法规要求极为严格,对售后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极高标准,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严重的财务和声誉损失。其合作伙伴RSA公司虽然在行业内有一定经验,但其分销网络与实力能否与德国本土巨头抗衡,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实际上,对于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14亿元的原因,江淮汽车就称,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出口业务有所下滑。
此外,在柏文喜看来,江淮汽车曾试图通过代工模式融入新的产业格局,与蔚来的合作一度被视为传统车企转型的范本。然而,随着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自身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江淮汽车代工业务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
纵观全局,江淮汽车正陷入困局:对内,尊界品牌刚刚起步,还难以独挑大梁;对外,进军海外成本高昂,前景难测。江淮路在何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