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字节系崛起,腾讯音乐内容、生态两手应战。
11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为22.1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21.5亿元。
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2%至69.7亿元,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7%至14.9亿元。
未提及喜马拉雅
腾讯音乐主要依靠内容付费增长。报告期内,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用户数及ARPPU(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值均有所上升。其中,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用户数达1.257亿,同比增长5.6%;ARPPU值达11.9元,同比增长10.2%。
这是喜马拉雅被收购后腾讯音乐所经历的第一个完整财报季度。6月10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及其他若干订约方就拟收购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但喜马拉雅对其用户订阅、长音频等业务的作用还未明显体现。本次财报及电话会未提及长音频业务相关数据。另外,从用户表现来看,本季度内,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月活用户数仍同比下滑,为5.51亿;付费用户增速已同比下降8个季度,分别为20.8%、20.6%、20.2%、17.7%、15.5%、13.4%、8.3%、6.3%、5.6%。
高管回应国内竞争压力
字节系音乐产品正搅动国内在线音乐市场风云。据QuestMobile2025年9月数据,虽然腾讯系酷狗音乐、QQ音乐,以及网易云音乐App月活用户规模仍居前三,但字节系汽水音乐紧随其后,位居第四,月活用户规模约1.2亿。另外,汽水音乐、番茄音乐畅听音乐版(近期更名为番茄音乐)月活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率远高于传统老牌玩家,分别为90.7%、92.4%;而酷狗音乐、QQ音乐、网易云音乐则分别为-8.1%、-2.8%、1.5%。
腾讯音乐高管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会上回应了这一压力。“竞争是常见的”,他认为,音乐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业务,而曲库优势及用户资产积累仍是腾讯音乐核心竞争力。在基础产品上,腾讯音乐还扩展了星光卡、勋章、Bubble(即艺人与粉丝互动的社交平台)等其他服务,“这些是其他竞品还没有的”。另外,社交娱乐的商业化表现、多终端布局等也被内部看作是应对竞争的策略。
目前除传统音乐内容付费外,腾讯音乐还将内容衍生品、用户权益运营等视为增长驱动力。腾讯音乐高管表示,未来仍要加大演出业务投入,举办更多不同头部艺人演出及TMEA盛典等自有演出IP,并希望这些能成为竞争的差异化和优势,还将为用户提供更多演出项目、粉丝经济相关权益。
布局生态是腾讯一贯打法,而这些头部版权合作、线下演出等业务的投入需要成本支撑。从今年前三个季度财报数据来看,腾讯音乐营业成本重回正增长态势,分别为41.1亿元、46.9亿元、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13.1%、18.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英姿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杨许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