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进博会期间,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举办“臻爱女性 全程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专家研讨会,邀请到多位临床专家,以及来自国家卫健委妇幼中心的专家,聚焦生育力保护与更年期健康管理,共同倡导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雅培举办“臻爱女性 全程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专家研讨会。主办方供图
国家卫健委提出,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健康部负责人马艺表示:“围绕人口高质量发展目标,我们通过提供更完善的生殖健康服务,切实保障群众生育权益,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健康部负责人马艺。主办方供图
生育年龄推迟成挑战,专家建议尽早评估生育力
数据显示,中国不孕症患病率已上升至17.6%。在女性生殖健康领域,激素水平的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其中,孕激素作为关键调节激素,其分泌不足所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占不孕症病因的5%~1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中心负责人董曦教授在研讨会上指出:“以孕酮为例,作为人体内关键的天然孕激素,含量不足可能引发痛经、月经周期不规律、黄体不足、先兆流产乃至复发性流产等问题。我们建议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进行科学的生育力评估,在面临特定生理瓶颈时,应掌握健康主动权,及时寻求所需支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中心负责人董曦教授。主办方供图
面对我国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已接近30岁的现状,董曦教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女性生育年龄不断推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生育年龄的上升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教育的深入是息息相关的。女性接受更多教育后,必然希望有更多发展空间和学习时间,这与生育期完全重叠。如果没调整好学习、生育与工作的关系,很容易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面对女性生育年龄普遍推迟的社会趋势,董曦建议女性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现在很方便,到医院抽血看看AMH值(抗缪勒管激素,是评估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关键指标)是多少,你就知道自己还有多少空间。越晚生育,面临的困难越多。”
她特别强调,对于有延迟生育计划的女性,定期评估和科学管理尤为重要。“你可以晚,但是要了解自己,我是不是能晚的人?如果不能晚,就需要提早规划。如果卵巢功能很好,慢慢来也还可以。”
复发性流产需系统筛查,积极干预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女性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书记、复发性流产专家周倩教授表示,随着生育年龄推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是同一伴侣连续两次胚胎停育。发生过两次这种情况,就应该来医院找病因,因为后续怀孕的流产概率高达40%到80%。”周倩说。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书记、复发性流产专家周倩教授。主办方供图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妇科内分泌问题、感染、子宫结构异常和免疫因素等。周倩指出:“免疫因素造成的复发性流产发病率越来越高,还有约50%的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
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周倩表示:“复发性流产是一个系统性的筛查,然后是精准诊断和治疗。孕激素的补充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因为它对胚胎植入、滋养细胞侵袭以及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都有作用。”
打破更年期认知误区,科学管理是关键
除育龄女性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2.8亿女性进入更年期。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不仅可能引发潮热、多汗、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症状,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上升。
“更年期管理不应被忽视,它不仅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自然过渡期,更关系到女性未来数十年的健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与更年期专家邹世恩教授强调,“一方面,女性可以在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来积极应对更年期症状。另一方面,绝经激素治疗(MHT)等医疗干预手段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女性更加平稳地度过这一人生转折期,并有助于延缓或避免中老年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带来更长远的健康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与更年期专家邹世恩教授。主办方供图
针对公众对绝经激素治疗的误解和恐慌,邹世恩表示:“任何药都有副作用,但更年期激素治疗作为大类,经过几十年筛选,现在的用药方案很安全。”
在更年期健康管理领域,邹世恩强调,更年期管理不仅是症状缓解,更是对中老年慢性疾病的预防。“女性的衰老起始点就是卵巢衰老,会连带着后续各种脏器功能的衰老。更年期管理是预防中老年慢性疾病的重要关口。”
更年期激素治疗存在“黄金窗口期”。邹世恩指出:“在绝经过渡期早期启动激素治疗,对心血管和骨骼都有保护作用。”
他强调,除了医疗干预,建立更年期友好环境同样重要。“更年期不是美好生活的结束,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我们要消除更年期的污名化,建立家庭、社会对更年期友好的环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要个人、家庭、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通过完善生殖健康服务、建设生育友好型医院、加强更年期门诊建设等多重举措,切实保障女性在各个生命阶段的健康权益,助力女性拥有高质量生活。
参考资料:
[1]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4,44(12):1215-1234. DOI:10.3760/cma.j.cn101441-20240902-00326.
[2] 阮芳,周惠芳. 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大鼠Treg、Th17 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0(2):129-136. DOI:10. 14148/ j. issn. 1672-0482. 2024. 0129
[3] II K,Maturitas.1996;23(2):113-27.
[4] Mishra GD, Davies MC, Hillman S, Chung HF, Roy S, Maclaran K, Hickey M. Optimising health after early menopause. Lancet. 2024 Mar 9;403(10430):958-968. doi: 10.1016/S0140-6736(23)02800-3. Epub 2024 Mar 5. PMID: 38458215.
新京报记者 代文佳
编辑 彭冲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