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段文平)11月5日,在“2025第二届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人居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主力军是经营主体,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他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构建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从数字经济的视角,阐述了数据要素如何驱动房地产及人居产业变革。他认为,人居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 “从物理空间建造者转变为数字空间建造者”,需依托 DRP 框架,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重构生产关系。

朱岩表示,我们现在盖的房子已不再只是物理空间,而应成为可产生、承载并运营数据的数字空间。他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车辆早已从代步工具演变为移动数字终端,人居空间也正面临同样变革,未来极有可能发展为‘新能源房’。这意味着,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居住功能,更应成为持续产生数据、支持服务迭代的数字空间。”

在朱岩看来,当下人居行业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市场,更来自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机遇。朱岩认为,“传统信息化聚焦企业内部降本增效,比如 BIM、SIM 技术应用;而数字化的核心是激活数据要素,让数据在行业内创造价值,甚至成为房子的副产品,有人为数据买单。”朱岩指出,人居行业 “整体性好、协同能力强” 的优势,在数字化时代将成为转型关键,有望推动行业突破此前信息化水平的固有认知,走出独特转型路径。

朱岩还指出,人居行业推进数智化转型需从三个层次着手:首先是数字化企业,这是基础;其次是数字产业链,用数据供应链引领物资链和产业链协同;最后是数字生态,实现生产服务、商业模式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创新。

此外,住建部社区建设专委会委员、城市象限科技创始人CEO、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茅明睿从城市体检、案例图谱、社会感知三个核心维度,系统阐释了城市大模型如何通过激活数据要素,为城市更新与运营注入新质生产力,构建未来人居的全新范式。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