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重阳已至,“银龄族”再次成为社会聚焦的人群。


中国正处于加速老龄化的关键阶段。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中国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未来十年,这一群体仍将以每年超千万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预计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变老,生活方式却正在变“新”。银龄族的生活方式正在变得更加年轻化、数字化和多元化。随着健康水平提升和教育程度提高,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模式,而是积极拥抱学习、健身、旅行、创业等多样生活场景,成为推动“银发经济”崛起的新动力。


这不只是一个人口结构的拐点,更是一场社会模式与生活心态的重构。


国家层面的政策布局也在加速落地。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在重阳佳节之际,新京报贝壳财经通过问卷调研推出《2025年新银龄生活方式报告》,透视银龄生活与消费的八大新趋势,以数据与案例描绘“变老”的新想象。

 

“新银龄”趋势:理性悦己——银龄族精致生活新主张


62岁的田阿姨每天的“仪式感”是:早晨敷面膜、喝一杯黑咖啡,再出门上小区物业组织的插花课。最近她还团购了“变美三件套”——纹眉、纹眼线、纹唇色,“半永久妆容看起来更显气色”。


“悦己消费”的浪潮,正温柔地吹向银龄族。长者不再是理财保守、消费谨慎的代表,如今他们以一种“理性又不失讲究”的方式为自己投资。特别是以50至60岁人群为主的新一代银龄族,正以更开放的心态与更强的消费自主意识,重新定义老年生活的边界。


近年来,银龄族的消费升级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分化特征。调研数据显示,越年轻的银龄族,越愿意为提升个人生活品质花钱。在护肤消费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50至55岁受访者中,经常购买护肤品的比例达到29.5%,而自行购买(经常+偶尔)的总体比例超过七成;在56至60岁年龄段,这一比例降至约五成;60至70岁受访者的主动购买率仅约三成。而70岁以上人群又重新升至 40% ——他们的选择背后,是从“别人送我”到“我为自己买”的心态变化。


 

年长一代依然延续“节俭务实”的传统,更注重功能性与性价比;而年轻银龄族,则倾向“理性精致”,他们不盲目追潮,但对生活品质有明确的标准。


在服饰消费上,银龄族“理性悦己”同样清晰。调研显示,73.6%的受访者将“舒适实用”放在首位,20.8%选择“质量有保证”,仅有5.6%把“好看时尚”放在第一位。


 

对他们来说,美不是追逐潮流的外在标签,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得体感”。面料柔软、剪裁合体、方便打理、适应气候,构成了银发族的“高级感品质公式”。


在城市中产阶层的银龄群体中,“有品质地老去”正在成为新的生活理想。这种“悦己”不是奢侈,而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生活掌控感。

 

统筹:任娇

记者:董怡楠 杜晓彤

设计:任婉晴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