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向新京报记者反映,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北蔡街的一家新兴药房,通过播放录音广告的方式,在宣传灵芝孢子粉与红曲米两款中药饮片时,宣称产品具备“抗癌”“降糖降脂降压保肝”“降血脂、减肥”等功效。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广告宣传内容与这两款产品实际标注的“功能与主治”存在显著差异;该店在产品的宣传中还利用企业高管“亲身案例”以佐证药品疗效,但宣传中所谓的高管身份与使用与否均存疑。


法律专家认为,该药房的宣传行为涉嫌虚假宣传。药师提醒,灵芝孢子粉、红曲米的疗效宣称缺乏临床支持,药房的广告宣传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


药房门口广播宣称中药饮片具有抗癌、降脂等功效


“灵芝孢子粉不仅能增强免疫力、抗癌,还能改善失眠,它的作用其实很多,比如降糖降脂降压保肝等等”“红曲可以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炎、促进骨形成”……根据消费者反映,9月11日,新京报记者来到上述新兴药房,该店门口音响中正在循环播放上述广告内容。


在该药店播放的广告中,灵芝孢子粉的功效宽泛,适用人群也很广,不仅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失眠”,还明确指向“抗癌、降糖、降脂、降压、保肝”功效,适用人群涵盖免疫力低下者、老年人、肿瘤患者、睡眠问题人群、三高人群及肝病患者。针对肿瘤患者,广告中甚至还强调“肿瘤患者长期吃灵芝孢子粉可以增强抗感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并发症、延长生存期”。


该店对于红曲米的宣传则更直接,不仅直接点名产品,并对其中成分功效进行解读。其中宣称“恒修堂红曲米”天然他汀含量达0.7%,是国家标准0.3%的两倍多,“里面含有的天然开环他汀可减轻肝脏毒性,相比于西药合成的他汀更安全”;并提及“红曲米用于降脂的效果非常好”。


此外,广告中还给出了具体服用方法以及疗效承诺:灵芝孢子粉“日常增强免疫力可以每天食用2-3克,温水冲服,饭前半小时服用,坚持三个月能明显提高免疫力;肿瘤患者可以每天食用4-6克,可以长期服用;有失眠问题的人食用灵芝孢子粉时需要特别注意服用时间,需在睡前1.5小时服用,每天3-6克,服用7-10天就能有明显改善,连续使用1-2个月效果更好。三高人群和有肝病问题的人群,每天食用3-6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多服或过量也没有副作用。”


对于红曲米则给出“血脂偏高者可直接服红曲米降指标;若平常服用西药,也可搭配红曲米来降血脂,同服时西药剂量可减半”的建议;针对减肥人群,广告中建议“可以泡红曲米代茶饮,活血降脂,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仅达到减肥效果,还可有效预防高血脂发生”;针对食积人群,则给出了“红曲米健脾消食,不仅可以缓解食积引起的腹胀、腹痛问题,还能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减少食积发生”的建议。


记者进入上述新兴药房看到,在恒修堂灵芝孢子粉产品包装上,“功能与主治”标示为“补气安神、健脾益肺,用于虚劳体弱、失眠多梦、咳嗽气喘”,未提及任何“抗癌”“降糖降脂降压保肝”功效,适用人群也未包含肿瘤患者、三高人群等。恒修堂红曲米产品说明书则显示,“功能与主治”为“活血化瘀、健脾消食、降脂化浊,用于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高脂血症”,并不包括减肥。


新兴药房所售恒修堂灵芝孢子粉与红曲米。图/新京报记者 刘旭


记者向药店工作人员咨询广播中提到的灵芝孢子粉与红曲米的情况,其介绍,“这款产品(灵芝孢子粉)卖得比较好”,广告中提及的恒修堂灵芝孢子粉“是补肺气、增免疫力、抗肿瘤的。主治上没写抗肿瘤,但它是(可以)治的”,并提议记者可以搜索百度了解该产品。对于广告中提及的高血脂人群服用恒修堂红曲米后西药可减半,工作人员则表示,“最好搭配着吃,搭配服用建议先正常量服用西药,隔一个月后可以去测一下降(脂)效果,再根据数值再往下降(西药量)”。而对于是否适用于减肥人群,该工作人员也给出了肯定答复。


药师:灵芝孢子粉、红曲米疗效宣称缺乏临床支持

盲目减药或影响治疗效果


上述产品中的灵芝孢子粉、红曲米等成分,究竟有哪些作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师王谨慧介绍,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子实体成熟时从菌盖下方弹射的微小孢子,相当于灵芝的“种子”,自然产量低,需特定工艺收集纯化。灵芝孢子粉没有被《中国药典》收录,只在部分地方标准里有收录,且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灵芝孢子粉的功效描述也有一定差异。如福建省和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提及,灵芝孢子粉有“扶正固本”的功效;安徽省规范中,其功效同药典中灵芝的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传统中药理论认为,红曲米味甘性温,归肝、脾、大肠经,具有消食活血、健脾养胃的功效。《本草纲目》明确其可“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传统用于饮食积滞、腹胀、瘀血腹痛等症。


王谨慧认为,上述药房播放的广告对灵芝孢子粉的宣传存在明显夸大与误导;对红曲米的表述也存在片面性和误导性。灵芝孢子粉仅有现代研究,研究内容侧重“免疫调节、改善睡眠”的精准辅助作用,更适合针对性短期辅助。“而‘抗癌’仅在体外实验或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潜力,尚未有临床研究证实其可直接治疗癌症或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降糖降脂降压保肝’等作用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更未达到可宣称的‘疗效级’标准。”王谨慧提醒,宣称“肿瘤患者长期吃可抗感染、延长生存期”,可能导致患者忽视规范治疗,延误病情,这与“辅助治疗”的定位严重不符。


关于红曲米,王谨慧表示,现代药理研究虽明确证实红曲米具有降血脂的作用;但降血糖、抗炎作用仅为初步研究,无法替代药物,“上述广告中提及的红曲米减肥、降血压、促进骨形成等功效,尚缺乏临床支持”。“上述广告在肝毒性宣传方面也存在片面性。”王谨慧表示,临床数据显示,合成他汀的肝毒性发生率极低(不足1%),且多为一过性肝酶升高,严重肝损伤罕见,而且这种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而红曲米并非“无风险”,若产品中莫纳可林K含量超标,或与其他伤肝药物同服,仍可能引发肝损伤。


此外,王谨慧提醒,上述广告中给出的红曲米服用建议并不科学,存在严重用药安全风险。“红曲米与合成他汀联用,可能因两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血脂控制不佳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两药联用相当于‘双重他汀治疗’,会显著增加肌肉损伤(如横纹肌溶解症)、肝损伤的风险”。此外,他汀类药物的剂量需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心血管风险分层、肝肾功能等个体化制定,擅自减半可能导致血脂控制不佳,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盲目减少西药剂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红曲米的降脂效果依赖洛伐他汀含量,但市售红曲米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极大(部分食品级产品含量极低),无法保证稳定的降脂疗效。”王谨慧称,血脂偏高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西药剂量或盲目服用红曲米。


法律专家:擅自扩大、新增药品功效或违法


我国《广告法》第十六条明确禁止药品广告包含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条规定,药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则禁止经营者对商品功能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对于上述药房广播的宣传,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表示,该药房的宣传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法律明确要求药品广告中涉及的适应症、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等内容,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表述执行,不得擅自扩大、变更或新增功效,否则属违法行为。”


邓勇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商品功能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属于虚假广告,药店宣传的灵芝孢子粉“抗癌、降糖降脂降压保肝”、红曲米“降血糖、促进骨形成”等功效,均超出对应产品说明书标注的功能主治,且通过暗示“适合肿瘤患者、三高人群”“服用后指标恢复正常”虚构使用效果。


根据《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内容必须与批准的说明书一致。王谨慧亦认为,该产品明确标注的功能主治为补气安神、健脾益肺,而广告中宣称的“抗癌、降糖降脂降压保肝”等均超出法定范围,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利用企业高管亲身案例作功效证明


除了对产品功效和使用人群的宣传,在上述新兴药房广播中,还利用“企业高管亲身案例”作为噱头,对红曲米的功效进行宣传。广播中提及:“益丰集团副总裁万雪梅从12月16日到1月6日服用红曲米,血脂全部指标恢复正常”“集团永辉总每天服用酒制蜂胶加红曲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有下降”“中药事业部赵嗣林总(音)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都偏高,在服用一个月红曲米后指标均回归正常”。


据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丰药房”)2024年年报,万雪梅曾任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质管部长、商品部长,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营运副总经理兼江苏益丰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益丰药房副总裁。广播中提及的永辉总,与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王永辉名字一致。而广播中提到的中药事业部赵嗣林(音),记者未在公开资料中查询到相关信息。记者又咨询益丰药房客服,对方表示客服无法核实员工信息。


记者获悉,上述药店广播中利用个人案例进行代言也属法律禁止行为。邓勇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第四项明确禁止药品广告“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此处的“广告代言人”不仅包括名人、专家,还涵盖普通患者、企业员工等,无论案例中的个人疗效是否真实,只要以个人名义为药品功效作证明,均属于法律禁止的代言行为。“此外,该宣传方式还可能存在两类法律问题:一是若案例内容系虚构(如未真实存在“万雪梅”等人的疗效情况),则进一步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虚构使用效果”;二是若未取得案例中个人的书面授权,擅自公开其姓名、病情、疗效等个人信息,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需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线下药店广告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近年来,线下药店广告宣传违法问题时有发生。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2023年,新疆康宁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百四十八店销售“阿胶强骨口服液、江中多维元素片、驴胶补血颗粒、气血康口服液”药品时,自制的广告宣传牌内容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中功能主治内容、成分不一致被罚款108000元。


据毕节市人民政府官网,2023年4月20日,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贵州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二分店开展检查时,发现该药店货架上陈列的药品“黄芪精”旁张贴有含“黄芪精买3得4每天2支黄芪精气血充盈年轻态”字样的广告爆炸贴,且不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每天2支黄芪精气血充盈年轻态”。毕节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2024年10月30日,白银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白银众生医药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店经营的药品“西汉养生口服液”宣传彩页印有“5-10天快速改善症状”等内容;药品“护骨胶囊”宣传彩页中印有“足跟疼痛一条见效,夜尿频多一条见效……”等内容,白银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该广告,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线下药店广告宣传方面问题较为集中,如部分药店以音响广播、传单等形式发布未审查广告,借‘买赠促销’‘伪专家讲座’等方式诱导消费,甚至虚构患者疗效证明误导公众。”邓勇表示,针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要加快完善相关法规细则,明确饮片广告审批范围,将违法广告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对线上线下广告进行筛查监测,及时下架违规内容并追溯责任,此外还需畅通12315等举报渠道,联合媒体发布消费警示。从业者需建立内部审核机制,组建专业团队确保宣传内容与药品说明书完全一致,同时定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中医药法规培训,清晰界定宣传边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述新兴药房播放的广播中提及的企业及相关高管均指向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丰药房”):新兴药房所销售的灵芝孢子粉和红曲米品牌均为“恒修堂”,而恒修堂亦为益丰药房旗下品牌。资料显示,新兴药房系益丰药房旗下品牌。据天眼查,上述新兴药房实为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三河第七分店,总公司为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以药品零售为核心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特殊食品销售及医疗服务等多元化经营领域。


2018年6月,益丰药房发布公告称,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86.31%的股份,加上之前益丰药房所持有的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4.6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益丰药房所持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股权的比例增至91%,成为其控股股东。


针对上述新兴药房的宣传行为以及宣传内容是否知情、宣传的药品功效是否能提供有效证明等问题,9月29日,记者向益丰药房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9月30日,针对上述新兴药房的宣传问题,记者在12315平台留言咨询,截至发稿,该信息尚处于待回复状态。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