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券商业绩回暖,“落跑”的员工是否回归?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看到,截至今年上半年,50家上市券商员工总数达到319452人,相比上年同期微增。然而,若剔除因并购纳入国泰海通的海通证券员工,总体人数仍处于微降状态。


今年3月,A股上市券商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正式完成,这也使得其队伍迅速壮大。目前,10家券商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其中,国泰海通以2.72万人位列第一。近一年来,头部券商仍在收缩,华泰证券员工总数减少了1578人,回落至2022年同期水平,此外,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均减员超800人。


不同于头部机构“瘦身”,个别中小券商逆势招兵买马,新增数千名员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上半年业绩上扬。


国泰海通因合并登顶,华泰证券减员千人


自去年9月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好转,券商业绩明显回升。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中证协数据显示,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同比增长23%,券商总资产也从上年同期的11.75万亿元增长至13.46万亿元。


从上市券商来看,员工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增加。Wind数据显示,目前50家上市券商总人数为319452人,相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人。这一数字增长主要因为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逾万名员工。若剔除这部分员工数量,上市券商员工总数反而微减。


总体来看,上市券商的人员变动趋势与证券行业的整体情况一致。据中证协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证券行业登记从业人员数量为36.29万人,相比2024年底减少了0.39万人。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目前10家券商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其中,国泰海通以2.72万人位列第一。中信证券紧随其后,员工总数达2.61万。此外,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的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


相比之下,A股上市券商中,华林证券员工数量最少,仅为1107人,红塔证券、锦龙股份紧随其后,员工数量为1200多人。


从近一年以来的员工数量变动来看(除重组券商外),逾七成上市券商减员,但也有部分中小券商逆势扩张。其中,华创云信员工总数大幅增加3060人,方正证券增加1074人,长江证券增加972人,财通证券、长城证券则分别增加了399人和326人。


过去一年,头部券商明显收缩。华泰证券员工总数减少了1578人,回落至2022年同期水平;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均减员超800人,兴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投资本员工减少超500人,天风证券、第一创业、东方财富减少逾400人。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多数人员扩张的券商上半年业绩增幅明显。长江证券和方正证券营业收入增幅位列前五;前者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后者归母净利润增幅超70%,业绩也较为亮眼。


不过,扩张并不意味着业绩翻红。华创云信人员增加了3000余人,上半年营收却同比下滑12%。华创云信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通过强化集约管控、优化薪酬费用、加强科技赋能等举措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业务发展和员工队伍稳定。


中信建投、中原证券薪酬降低,券商三季报利润或高速增长


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华西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等多家券商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同时,近七成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10家券商营收超过百亿元,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的营收位列断层第一。


从员工薪酬来看,根据“当期薪酬总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公式计算,Choice数据显示,3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券商(剔除因合并重组导致数据波动较大的国泰海通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及浙商证券)上半年薪酬总额合计达777.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8.19%。


其中,33家薪酬总额实现增长,8家增速超过30%。国信证券、华西证券、华安证券同比增幅均超40%。同时,部分券商薪酬总额有所下调,中信建投证券和中原证券两家上半年薪酬总额同比降幅超过14%,财通证券、信达证券、东北证券、首创证券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5年上半年,主要核心指数整体上行,科创50指数大涨9.93%,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货币等新经济板块表现突出。A股市场交投活跃,日均成交1.39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2%;IPO家数和募资规模同比均明显提升,再融资也保持强劲增长。


有券商在半年报中指出,在市场情绪回暖及低基数效应共同作用下,上半年证券行业盈利显著增长。资本市场改革呈现系统性深化特征,为行业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头部一流投行建设与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并行推进,行业格局或将加速分化。


此外,个别券商称,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改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持续强化,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的市场生态加速构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进一步夯实。具体来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拓展了制度的包容性,增强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全周期的服务能力;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进一步提升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公募基金改革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引导公募基金行业“全链条”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面对市场回暖,有券商在中报中总结了行业呈现的三大新趋势:一是并购整合步伐显著加快;二是跨境业务崛起,券商加快全球化布局和新兴市场的渗透;三是数字金融业务从基础设施搭建迈向深度应用,智能投顾、区块链等技术成为创新焦点。


谈及后续业绩表现时,业内对券商板块持乐观态度。方正证券指出,高交投活跃度下,预计券商板块三季报利润维持同比高速增长,预计券商板块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38%,R0E回升至8.0%。不过,业绩增长也受股、债市调整,交投活跃度下降,增量资金入市放缓等风险因素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