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降,香水巨头科蒂(COTY)交出的2025财年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9月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科蒂集团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数据,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净营收58.93亿美元,同比下滑3.68%;净利润-3.81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7620万美元。
在科蒂集团首席执行官Sue Nabi看来,2025财年公司业绩“跳水”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国市场疲软、零售商去库存、香水业务自2024财年录得强劲表现后增势放缓、大众彩妆承压等,但其仍对接下来的发展持有信心,“我们迅速采取一系列行动,使科蒂重回持续盈利增长轨道。”
大众美妆业务净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成立于1904年的科蒂集团在美妆市场一直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旗下拥有一系列标志性品牌,涵盖香水、彩妆、护肤和身体护理等品类,在全球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此前,Sue Nabi称2025财年是科蒂的“过渡之年”——在高端美妆业务方面,正面临香水市场增长放缓、去年新品上市带来的高基数、零售商消化过剩库存的三重挑战;在大众美妆业务方面,公司已重新调整业务,以应对彩妆与香水市场日趋分化的发展趋势。
从业绩表现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今年已经121岁的“老将”似乎难以讲出“新故事”。
图/科蒂集团财报截图
报告期内,拥有蔻依(Chloé)以及雨果博斯(Hugo Boss)等品牌的高端美妆业务实现净营收38.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8.57亿美元下滑1%,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5%。在科蒂方面看来,虽然香水品类实现强劲增长,却被彩妆和护肤品的销售下滑所抵消。其中,第四季度,受美国市场表现不佳以及零售商去库存等影响,高端美妆业务的净营收同比下滑5.25%至7.61亿美元。
另一边,大众美妆业务在“过渡之年”持续承压,连续四个季度净营收下滑。
受彩妆以及身体护理品类销售遇阻的影响,大众美妆业务在2025财年录得净营收20.73亿美元,同比下滑8%,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5%。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该业务净营收分别约5.57亿美元、5.54亿美元及4.7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3%、8%和9.4%。
到了第四季度,科蒂大众美妆业务净营收约4.92亿美元,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2%。对此,该公司解释称,“全球大众彩妆市场持续疲软,在核心市场美国的表现尤为明显。”
具体到品类,香水仍是科蒂的强项。2025财年,该集团各价位香水的销售额均实现同比增长,高端香水增长2%、大众香水增长8%、超高端香水增长9%。“我们将专注于包含授权品牌在内的香氛及香水业务,打造涵盖5美元-500美元的产品组合。”Sue Nabi强调。
与香水相比,科蒂旗下另一项重点业务护肤面临更大挑战,尽管未披露具体销售数据,但该集团在财报中称将“持续审慎投入”。此外,科蒂还于2025财年第三季度计提了2.128亿美元的非现金资产减值,反映出大众彩妆业务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遇到的困境。
中国市场短期承压,“三驾马车”策略何时见效?
分区域来看,科蒂在全球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市场,美洲、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以及亚太市场。2025财年,该集团除了在EMEA市场录得轻微增长,其余市场的净营收均出现下滑。
图/科蒂集团财报截图
得益于欧洲和非洲地区的积极表现,EMEA市场2025财年净营收同比增长1%至28.12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净营收约5.74亿美元,同比减少4%;美洲市场全年实现净营收23.7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5.68亿美元相比下滑8%,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第四季度净营收降幅高达12%。
具体到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2025财年为科蒂贡献净营收7.0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8%,“高端美妆业务和大众美妆业务的净收入均有所下滑”,科蒂方面坦言,“集团在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旅游零售渠道的销售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5财年上半年,科蒂在亚太市场的净营收同比下降8%至3.817亿美元。彼时,Sue Nabi称,从市场来看,中国美妆市场尽管短期增长受限,中长期仍具发展潜力。为了加速破局,去年9月,该集团任命Mathieu Dufresne为科蒂中国总经理,并提出“三驾马车”策略——继续在香水业务保持领先、谋求彩妆业务进一步增长,同时发展护肤业务。
针对旗下两大主营业务,科蒂也公布了下一步计划。在高端美妆业务方面,将通过多个品牌布局快速增长且盈利可观的香水喷雾品类等;大众美妆业务的发展重点包括拓展香水相关品类、提升彩妆业务盈利表现、通过更多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接下来的一年内,科蒂旗下十余个品牌都会推出喷雾产品。
业绩方面,科蒂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将下降6%-8%,第二季度的降幅收窄至3%-5%,2026财年下半年将重回同比正增长。不过,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这家百年香水企业能否走出盈利低谷、其“三驾马车”策略何时见效,仍需打上问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