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63元,接近7.1元大关,续创2024年11月6日以来新高。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近期人民币汇率明显走升是内外部因素共振的结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人民币走势偏强,主要有来自国内外的三个驱动力。人民币中间价在偏强方向的调控作用较为明显。6月下旬CFETS等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降至年内低点后,中间价调控力度开始加大,较在岸市场价偏强幅度逐步从0扩大到当前的400-500个基点,主要目标是引导人民币市场汇价适度升值,稳定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指数。


“上半年国内经济走势偏强,美元大幅下跌,而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尽管有所升值,但未能与之充分匹配。这意味着当前稳汇率的重心正向稳定CFETS等人民币汇率指数转移,有助于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王青表示。


美联储主席释放降息信号,美元持续走弱


近期人民币汇率再度升值走强,主因是美元走弱的带动。


上周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鸽派讲话释放降息信号。他表示,尽管通胀风险依旧存在,但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迹象越发明显,暗示美联储可能在下月启动降息。此番言论被市场解读为明确的宽松信号,9月降息预期快速升温,市场完全消化年底前美联储降息两次预期。


美元指数应声跳水近1%,创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回吐当周全部涨幅,连续第三周周线收跌。当日非美货币集体走强,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分别升值超过100点。


王有鑫指出,美联储政策转向为人民币打开升值空间。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提升,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回落,人民币汇率外部制约因素减弱。


王青表示,鲍威尔罕见释放降息信号,美元指数承压,这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被动升值动能。往后看,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但上半年美元跌幅巨大,后期也会有较强的抗跌韧性。


不过市场人士指出,后续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美元大概率会维持震荡行情。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创新分析师周骥指出,当前市场已基本将美联储9月降息纳入资产定价,需重点警惕预期反转引发的市场回调风险。


人民币短期将延续区间波动,中长期有望稳定升值


美元贬值背景下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动力,此外,人民币升值也有基本面基础。上半年我国出口大超预期,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奠定了基础。


近两个月,股市加速上涨创10年以来新高,若股市行情有望持续,赚钱效应凸显,人民币汇率有望得到新的支撑点。


王有鑫指出,近期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回暖,A股市场交投活跃,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跨境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另外,我国经济增长和外贸形势稳定向好,贸易顺差保持在较高水平,市场主体对经贸摩擦的担忧逐渐缓解,同时美元走弱促使出口企业加速结汇。


短期看,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呈现区间波动走势。国内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复苏、资本市场的良好走势以及交易层面企业结汇增加和跨境资本流入增多等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稳定支撑。但美联储政策调整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不稳定因素在部分时点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扰动。因此,短期仍将呈现区间波动态势。


从中长期趋势看,我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增长动能和增长韧性将在中长期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国新质生产力和高科技领域正快速发展,外贸领域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提升,将吸引更多的长期跨境资金流入,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回升态势。


王青对记者表示,近期国内股市大幅走强,外资加速流入,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在改善汇市情绪。短期内人民币还会处于偏强运行状态,中长期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持续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都不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