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山公园打卡“鲁迅同款”的来今雨轩茶社,去前门大街的“全聚德·中轴食礼”享受中式下午茶,来老字号内联升尝一杯“大内宫保”咖啡……近年来,很多老字号企业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尝试“破圈”跨界,深入挖掘城市历史特色和自身文化积淀,尝试“全时段”经营,推出甜品、下午茶、咖啡,成为年轻消费者喜爱的“网红打卡点”。8月28日,中国全聚德集团所属品牌仿膳迎来百岁生日。新京报记者从仿膳方面了解到,仿膳茶社于去年8月开业,截至目前已超越了很多西式下午茶、甜品店,登上区域品类榜单首位,周末的营业额可以超过2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老字号历史底蕴丰厚,在创新方面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值得期待。在当下文旅融合、消费者期待更多体验感的消费理念下,如果跨界可以成功运营,或将成为老字号营收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仿膳茶社周末营业额超2万元


在仿膳生日庆典上,举行了国家级非遗“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传承仪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世国大师及8位传承人集体亮相,完成责任与使命的交接,并现场展示了高汤制作、打虾泥、刀工、小窝头、豌豆黄“过箩”古法等绝活儿。


公开资料显示,1925年创建伊始,仿膳将宫廷珍馐带入市井,成为连接宫廷与民间的味觉桥梁。1955年改为国营并定名“仿膳饭庄”,1959年老舍先生题写“仿膳”匾额,让这份味道与古都文脉深度相融。此后仿膳潜心挖掘宫廷菜肴,推出满汉全席精选菜单。多年来,接待众多中外宾客,还多次赴国外开展技艺展演,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7年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工作午宴服务。


在仿膳百岁生日庆典上,举行了敬匾仪式。受访者供图


仿膳饭庄总经理马加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的仿膳已从单一餐饮品牌升级为文旅融合的文化符号。除了仿膳茶社、仿膳福饮,“北海仿膳非遗研学社”通过宫廷糕点制作、古碑拓印等体验活动,让大众触摸历史温度。今年夏天,仿膳还与北海公园联合打造“非遗进园林”主题活动“北岸吉市”,成为游客来北海公园的“必打卡”。“仿膳茶社的面积不到300平方米,但是周末的营业额可以超过2万元。”


老字号“破圈”探索全时段、全渠道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很多餐饮企业都跨界推出下午茶、咖啡,开始尝试“餐饮+食品”、全时段经营的模式。全聚德在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全聚德前门店打造“望天儿”露台主题餐厅,将传统烤鸭与创意风味菜品巧妙融合,推出3款主题套餐,与光影餐厅、中轴食礼体验店共同构建多维消费矩阵,成为又一个用餐打卡地;仿膳饭庄拓展经营思路,在深入挖掘宫廷饮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出多款时令创新糕点,积极筹备“仿膳福饮”项目,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特色饮品及街食,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字号推出下午茶、咖啡,会给门店带来更多的客流,对顾客会有更好的黏性,同时会弥补餐饮非高峰时段的客流,实现全时段经营。文志宏认为,目前茶饮和咖啡的发展势头迅猛,也是当今甚至今后的消费趋势。如果老字号餐饮企业可以成功运营并拥有一定规模的话,应该可以成为老字号的新增长点,为企业带来营收和利润。同时,因为其本身的品牌积淀和文化特色,老字号茶饮的相关伴手礼对很多消费者来说都具有吸引力,在销售方面也可以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