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这已是工信部连续两月召开光伏座谈会,距离7月3日召开的座谈会仅相隔47天。而相较7月的会议,8月召开的座谈会在规格、范围以及内容上均有所“升级”,也适配在7月座谈会后出台的系列反内卷政策工具。


目前光伏行业部分环节出现价格反弹信号。硅料环节,7月之后在国家“反内卷”政策的引导下,期货市场价格快速反弹,并带动现货市场价格走强。


最近央企集采项目的招标结果也同样出现报价上行。本周开标的两大央企集采项目报价均价都高于此前水平。


连续两月重磅会议,反内卷全面升级


8月召开的这次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规范产品质量。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四是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切实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环境。


这已是工信部连续两月召开光伏座谈会。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曾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与。


相较7月的会议,8月召开的座谈会在规格、范围以及内容上均有所“升级”。


首先座谈会组织部门从工信部变为六部门联合。除工信部外的五家部委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位居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位置,承担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责任;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对央企的监管职责;国家能源局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大管家”,深刻影响能源行业发展运行;市场监管总局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构,负责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等工作。


2023年成立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其中最年轻的职能部门,主要工作包括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等。


在参会成员的构成上,今年7月的参会者均为光伏企业人士,8月座谈会的参会者扩大到了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发电企业与组织座谈会的国务院国资委相结合,可以猜测有电力央企参与了此次座谈会,而作为大型光伏项目的投资方,电力央企在项目招标环节如改变低价中标的倾向,将对整体市场竞争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在会议内容上,此次座谈会列出的目标更为明确,指向性更强,也适配在7月座谈会后出台的一系列反内卷政策工具。


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共10条,聚焦完善政府定价、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关键领域,剑指“内卷式”竞争。


8月1日,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对41家硅料企业启动节能监察。


出口方面,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8月5日发布关于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光伏行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倡议,提出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价出口等方式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了防止光伏行业以低价竞争抢占海外市场,光伏出口退税率在去年年末时隔五年下调。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的《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反内卷或初见成效,部分环节出现价格反弹


目前光伏行业部分环节出现价格反弹信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硅产业市场期现价格呈现先跌后涨的态势。7月份之后,在国家“反内卷”政策的引导下,期货市场价格快速反弹,并带动现货市场价格走强,多晶硅和工业硅现货价格分别反弹至4.71万元/吨和9378元/吨,涨幅分别为36.9%和7.26%。


硅业分会指出,2024年市场供需错配,库存高位以及对于后市悲观市场预期是导致上半年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列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标志着反内卷已从企业自发行为升级为国家战略行动。而期货价格快速反弹也带动现货价格上涨,短期内多晶硅期货价格上涨超50%,并带动工业硅期货价格最高涨幅30%。


最近央企集采项目的招标结果也同样出现报价上行。


8月18日,华润电力2025年第2 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集采开标,该项目分为三个标段,合计采购N型TOPcon双面双玻光伏组件3GW。开标结果显示,标段一22 家企业投标,报价均价0.729元/W;标段二22家企业投标,报价均价0.729元/W;标段三19家企业投标,报价均价0.718元/W。


8月22日,华电集团2025至2026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正式开标,标段一规模为18GW,标段二规模为2GW,合计采购N型双面双玻光伏组件20GW。标段一共有49家企业参与投标,报价均价0.71元/W;标段二共有26家企业参与投标,报价均价0.746元/W。


上述项目报价均高于此前的央企集采价格,也高于目前国内组件的市场价格,第三方机构InfoLink数据显示,TOPCon双玻组件售价区间约每瓦0.61至0.71元人民币,大宗交付价格落于每瓦0.64至0.68人民币。集中项目交付价格每瓦0.62至0.68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