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8月19日,据报道法国运动零售巨头迪卡侬(Decathlon)正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权。这一业务初步估值区间约10亿至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84亿元至126亿元)。
对此,迪卡侬中国在回复媒体时表示,“迪卡侬始终扎根中国长期发展,携手中国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并肩前行。我们坚定践行企业使命:用运动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让运动的快乐在中国触手可及。对市场传言,我们不予置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4月,迪卡侬中国就已有“卖身”传闻。当时迪卡侬中国官方回应的也是“不予置评”。
成立已有49年的迪卡侬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一开始主要从事生产采购业务,直到2003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线下零售店,此后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迪卡侬也相应加大了布局。2010年,迪卡侬中国开始自营物流时代,2015年迪卡侬中国商场数量达到166家,2017年底达到约260家。尽管最近几年门店有所收缩,迪卡侬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依然在200家以上。
在“卖身”传闻背后,用低价打开市场的迪卡侬近年来面临业绩压力。2023年,迪卡侬营收156亿欧元,增长率仅为1.15%。
对于平价大众市场的挖掘逐渐看到天花板的迪卡侬于2024年开始伸手进入高端市场。在宣布涨价、发布全新LOGO后,迪卡侬对原有的业务线进行重组,推出了公路自行车、跑步、攀岩、狩猎四大专业品牌,意图向大众打造一个专业运动品牌的形象。
作为迪卡侬全球前五重要的市场,迪卡侬中国是除法国本土以外第一个拥有全产业链的海外市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还注意到,在转型期的今年6月28日,迪卡侬中国一天连开三店,且均位于城市黄金地段。此外,迪卡侬也表示将持续新开店及推动老店焕新升级,今年总数将达 20 至 30 家,进一步夯实本土化布局。
然而,高端专业品牌的培育需要漫长的周期。短期来看,迪卡侬的品牌战略转型在业绩方面尚无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162亿欧元,仅增长3.8%,未回到双位数增长的轨道;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