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8月17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产生了26枚金牌,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与体育融合的视觉盛宴。在这场盛会背后离不开组委会多方赛事保障。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共有500余机器人参与这场大会,那么,首届人形机机器人运动会赛事规则如何制定?裁判如何执裁等?新京报贝壳财经作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官方合作伙伴,正式推出“赛事保障揭秘”系列报道。
清华大学张继东作为裁判员代表在开幕式上宣誓。主办方供图
“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从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武术赛事规则制定到现场裁判,都是从零开始。这是人机配合的第一次,都是摸索的过程。”清华大学张继东(国际A级裁判)作为裁判员代表在开幕式宣誓,同时担任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仲裁委员兼武术项目技术代表。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该运动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北京国资公司作为赛事承办方、全球合作伙伴,全程带领旗下北奥集团、国家速滑馆、国家体育场执行相关服务保障任务。
相较于人类体育赛事规则,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规则更是开创性。北奥集团完成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服务保障任务后,接到了世界人形机器人相关服务保障任务,其中赛事规则制定成为重中之重。
让人形机器人运动员展现东方武术魅力
“白鹤亮翅、野马分鬃、弓步冲拳、叶问蹲……”人形机器人上演武术动作。根据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武术赛事规则,人形机器人需自主完成一套武术动作,包括但不限于拳法、腿法、器械模拟等。每台机器人表演时间不超过 10分钟。
“武术比赛规则制定时间非常紧迫,武术是第二批公示的项目,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集结了各方面的专家一起研讨。我们不确定机器人运动员是否能够完成弓步、马步、叶问蹲等动作,调研后了解到目前只把上肢动作做得很漂亮,下肢动作并没有完美表现。”张继东回忆道。
“武术讲究精气神,精气神通过定式动作、眼神和面部表情表现。机器人在武术比赛中注视、随视和环视可能无法做到,因此我们会根据机器人的完成情况制定相应规则。在大家都同等的条件下,鼓励大家多选择武术相关动作,多编排动作。”张继东认为。
人形机器人赛事规则与人类赛事规则有很大区别,毕竟是新兴事物。“武术动作较为复杂,需要上下肢联动协调,组织裁判老师研讨为本次运动会机器人武术比赛制定了一版规则,在人类赛事规则的基础上突破了10分的限度。”
“在武术评判中,强调基本功力、功法、节奏和力点。我们专门为厂家或者参赛队伍制定了规则,即10+X的概念,赋予每个动作分值,鼓励大家参赛。”张继东介绍,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选手能完成的动作数量不同,10分是基础评分,加入X分值,可以拉开分数差距。也有助于让工程师对武术动作了解,让机器人运动员展现出东方特点。
不过,人形机器人上下肢联动较为困难,武术动作并非简单的伸胳膊,需要左手大右手小,左腿往前弯曲,右腿后退伸直,需要编程师同步才能完成动作。
“对于机器人来说,一个动作需要重复非常多的次数才能够站得稳。在如此短的准备时间内,机器人上肢动作非常流畅,马步、手掌形、抱拳礼做得像模像样,我们非常高兴和震撼。”张继东介绍。
未来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越来越公平和公正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具有复杂性,赛事规则制定是一方面,现场裁判更为重要。
“组委会对裁判的组成和现场裁判有要求,机器人的动作可能与人类有一定区别,对赛事组织、裁判架构和现场评判尺度要求非常高。许多高校教授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共同为赛事服务,武术组的裁判都是国家级以上,技术代表是国际级,这在人类比赛中也是少有的豪华阵容”张继东介绍。
机器人在模仿人类动作时一定会出现与人类动作不同的情况,20个动作都有分值,编排动作时程序员可能认为动作分值是三分,最后裁判组没有承认。“因为武术有规定和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在规程发布中有文字版、照片和视频。需要参赛队伍仔细阅读,以及充分沟通。”张继东提到。
张继东接到任务起初有些迷茫,询问了组委会领导和行业专家,摸着石头过河,战战兢兢地完成这项工作。“我担心规则不够完美,担心运动员模仿不了制定的动作,担心现场比赛时出现意外情况。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规则制定只能说趋近于完美。对于机器人运动员模仿我们规则里的动作,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到有模有样的程度是震撼。”
张继东也与几个参赛队的工程师和领队进行沟通,并在侧面对日后动作编排提出了一些符合武术项目的建议。“未来几年,只要程序员对中华武术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对机器人的编程越来越细致,将来一定能够打造出一套完美的武术功夫。”
“相信以后会配合得越来越好,明年比赛我们一定会制定出更详细、更贴合科技发展水平的赛事规则,赛事会越来越公平和公正。”张继东总结道。
武术赛事规则制定与执行只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规则组织工作的一个缩影,本届运动会确定了21个项目的主体赛事和5个项目的外围赛事规则,充分考虑了技术发展和未来应用等因素。
北奥集团此前已有“双奥”服务经验,此次参与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北奥集团在赛项设计和规则制定方面,与信息化和体育主管部门、专家、厂商等多方展开调研论证,通过主导此次运动会规则制定,北奥集团在人形机器人赛事规则方面积累了经验,有利于未来相关赛事中继续发挥影响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真真
校对 卢茜